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解析

发布时间:2015-04-02 00:00

  作品简介:

  《过故人庄》由孟浩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选自《孟襄阳集》,是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作,应写于早年隐居鹿门山时期。诗人为村居的朋友所邀,欣然而往,途中但见绿树青山,见面后诗酒畅谈之时亦以农事为题,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诗情画意,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全诗清新愉悦,是社会安定祥和、农人安居乐业的颂歌。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原文: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解:

  (1)过:拜访,探访,看望。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2)具:准备,置办。

  (3)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饭。

  (4)邀:邀请。

  (5)至:到。

  (6)合:环绕。

  (7)郭:指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泛指城外。这里指村庄的四周。

  (8)斜:迤逦远去,连绵不绝。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 应读第二声的xia

  (9) 开:打开。

  (10)轩:有窗户的长廊或小屋。这里指窗户。

  (11)面:面对。

  (12)场圃:农家的小院。菜园和打谷场。

  (13)把酒:拿起酒杯。把:端着,拿起。

  (14)话:闲聊,谈论。

  (15)桑麻:指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16)重阳日: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17)还: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返。

  (18)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就:靠近、赴、来。这里指欣赏的意思。菊花: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指孟浩然的隐逸之情。

  注评:

  故人具鸡黍, 故人:老朋友,旧相识。具:置办,准备。鸡黍:肉鸡及黍米,代指田家的家常菜。

  邀我至田家。 邀:约请。至:来到。田家:故人之家。 ○交代此行的缘起。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合拢,指环村皆绿树。郭:本义指外城,城、郭合成词时,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也可以泛指城墙;引申后,凡四周及外部皆称郭,此处郭指村郭──村庄的四面。斜:迤逦远去。 ○描写故人庄的近景及远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开:打开。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室,面:面对,看到。场:打谷场;圃:菜园;场圃作为一个词既可指场与圃.也可专指其一,复词偏义。把:拿,端。话:谈说,聊起。桑麻:桑蚕与麻作物,古人衣饰的原料主要有两种,一是种桑养蚕而得丝,一靠种麻织布的麻缕。这里桑麻又代指农事。 ○写见到故人时的场景及活动,呼应“田家”。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又称“重九”,指夏历九月九日这一天,因汉人的阴阳学说将数目也附会出阴阳,九这个散属阳,故九月九日称“重九”,又称“重阳”。就:动词。靠近、到,这里可解为观赏、亲近。重阳是汉人的节日,吃酒赏菊、持蟹赏菊是秋天,尤其是重阳节的文人雅事。 ○此日欢聚,情犹未已,期待来日再相逢。

  翻译1:

  老朋友准备好了鸡黍美食,约请我到他田庄相聚。但见绿树将村庄四面环绕,青山在村外向远处迤逦延伸。打开房舍就看到场地和菜园,端起酒来又谈起了蚕桑种麻的农事话题。等到秋天重阳节这一天,(我)还要来欣赏(盛开的)菊花。

  翻译2: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家)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一起观赏菊花。

  韵译: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简析:

  就这首诗看,用语平谈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过”是“过访”、“访问”的意思。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像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和。“黍”是田中所收,“鸡”是家中所养,二者正契合“田家”二字,使人联想起。“旧毂犹储今”和“鸡鸣桑树巅”的农家生活特点。又因为“鸡黍”是田家美食,所以敢邀朋友品尝话旧;只具鸡黍而无其他,又显现出“故人”特征,不讲虚礼与排场才不“外气”,才是至爱亲朋之间感情无间的表现。所以“故人”邀而我去,也毫不拘谨,视作等闲之事,确是语淡而昧不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故人庄”的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近景,绿树环合,别有天地,幽雅恬静而富有神秘感;下句是远景,是田庄的背景,村后青山迤逦伸向远方,又表明这田庄不是孤寂的,而与外界紧紧相连,这远山送青、眼前翻绿的景象,恰似一幅绝妙的青绿山水面,让人心往神驰,浮想联翩。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的隐居

文|于客 从小以来,对于孟浩然,我们必然是耳熟能详的。且不论其他的作品,单是《春晓》一诗,就足以让我们记住这个唐代的大诗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 【查看全文】

2 论孟浩然的隐逸思想

提要:孟浩然以布衣终身,在唐代著名诗人中是罕见的。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或壮游四方,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被后世目为隐逸诗人之祖。但纵观诗人生平行止与创 【查看全文】

3 黄鹤楼送孟浩然的故事

此时一去,何时才能再相见啊!下面请欣赏关于黄鹤楼送孟浩然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黄鹤楼送孟浩然的故事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年轻的李白从四川出峡,在安陆(今湖北安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义公习禅处,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译文 义公高僧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诗词《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诗意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查看全文】

6 读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体现出的人际之交,让这个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社会中生活的人慨然相叹。 唐朝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此句真切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