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张五名子容,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全诗情随景生,而景又烘托情,两者紧密联系,真做到了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清淡而优美,为孟诗代表作之一。
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孟浩然这首诗开头两句就从陶诗脱化而来。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啊,似乎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这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这四句诗里,作者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这同“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正所谓“每诵之,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这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1)过故人庄:选自《孟襄阳集》。过: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鉴赏《送朱大入秦》这是一首送别诗,朱大名去非。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翻译赏析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①,遥隔②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③,平海④夕漫漫。 注释: ①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过故人庄》全诗翻译赏析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诗鉴赏: 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叙述老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水楼一登眺,半出青林高。 帟幕英僚敞,芳筵下客叨。 山藏伯禹穴,城压伍胥涛。 今日观溟涨,垂纶学钓鳌。 《与杭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为何不做官导语: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中很少的终身不仕,以布衣终老的人。都说孟浩然是在仕和隐中矛盾着的人,其实这是不了解孟浩然。他是性爱山水田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