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5-08-18 00:00

  【导读】《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宿建德江》。

  3、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作者孟浩然。

  二、自学古诗

  1.范读全诗。(整体感知内容)

  2.指名让学生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

  3.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

  (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3)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

  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

  移舟:划船离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野旷:野,野外。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结合图意理解诗歌的后两句。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乡之情幽然而生。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些慰藉。

  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

  (又是一些新愁。)

  四、指导朗读

  1.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仔细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配乐朗读

  板书设计: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相关阅读
1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律,关于《过故人庄》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诗中田园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白云先生迥见访》鉴赏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为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选自全唐诗卷159_2。[1] 王迥,号白云先生,孟浩然的好友,家住襄阳鹿门山,有时卖药。是一位隐居的高士。孟浩然也一生未出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的诗歌赏析

孟浩然《舟中晓望》赏析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常常“遇景入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译文及注释

《登鹿门山怀古》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诗词《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的诗意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内容】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 【查看全文】

6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是诗人孟浩然的五言律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0卷第18首。此诗是作者离开长安东游时,途中寄给旧友的。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