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万山潭作》由孟浩然所作,诗中写了清、闲,从神寄游女、归舟放歌的情境中,体现了诗人心境的悠闲、清静、旷达、淡泊。整首诗有动有静,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推荐的《万山潭作》赏析,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万山潭作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注释】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又,晋杜预刻二碑记功,“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晋书·杜预传》),则万山潭,即其沉碑处。
磐石:大石。
亦:一作“益”。
行:一作“游”。
游女昔解佩:据《列仙传》载,江妃二神女尝出游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因请其配饰,二女遂手解佩与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不见。
沿月:月下顺流行船。棹歌:鼓棹而歌。乐府有《棹歌行》。
【白话译文】
我坐在潭边的石上垂钓,水清澈心境因此而悠闲。
鱼儿在树阴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枝上嬉戏打闹。
神女以玉佩相赠的故事,传说就发生在这座万山。
我既然无缘有如此奇遇,乘月色唱着歌荡桨而归。
【创作背景】
万山,为襄阳名胜,又有神女解佩的传说,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孟浩然常游此地,这首于此得题。
【赏析】
这是一首带有古诗意味的律作。诗人常游于万山,诗集中有三首于此得题。此诗诗风古雅质朴,空逸澹宕,清心闲适。
首联,写诗人孟浩然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一字“坐”更显安闲,并且潭水清澈,与闲适的心境相默契。诗中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融入闲淡之中。
颔联,“鱼行潭树下”,似不合理,盖鱼是水中之物,不可能行之于树下。细细体味,潭侧之树高于潭中之鱼,且树影映入潭水之中,鱼儿翕翕游动,自由自在。故“鱼行潭树下”。在这里,诗人虽没有正面描写树的倒影,但却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的荡漾美,与游鱼的动态美相互参差,更显出美的多样性。且“鱼行”与 “猿挂”,一低一高,遥相呼应,更拓展出空间的距离美。“潭树下”与“岛藤间”,一潭一岛,一树一藤,一下一上,也显示出对称美。
颈联借当地典故抒发情怀。曹植《洛神赋》中说:“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意思是郑交甫曾游于万山,巧遇两个游山的神女,羡慕不已,向神女索取佩带上的饰物,游女解佩赠之,但霎时,游女及佩饰均不见。郑交甫怅惘良久。这个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也触动着诗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诗来。
尾联,写心中向往,求之不得,于是月下放歌,乘舟而返。游女解佩的故事,给诗人以无穷的遐思。诗人不禁悠然神往,“沿”字用得亦极其神妙,更增添了月儿的动态美,表明不仅仅是一点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满舟,银辉一路,歌声不绝。此情此景,令人向往。
全诗有动有静。首、颔二联,以静为主,寓动于静;颈、尾二联,以动为主,寓静于动。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
相关阅读
1 浅析孟浩然诗中的女子形象
孟浩然现存260余首的诗中,有关女性主题的诗歌只有6首。就是在这为数不多的6首诗中,孟浩然成功的塑造了6个形象鲜活又各有千秋的女子形象。 孟浩然,唐代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诗歌鉴赏临洞庭上张丞相 作者: 孟浩然 [格律]五言律诗 [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①。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②。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③。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④。 [译文] 八 【查看全文】
3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唐代/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释】 ⑴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雁南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诗词《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诗意赏析《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内容】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夕次蔡阳馆》全诗注释赏析夕次蔡阳馆 孟浩然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 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注释: ①蔡阳馆;馆驿名,因汉蔡阳县而得名。蔡阳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积极进取的古诗孟浩然,襄阳人,前半生主要是在家闭门苦学,灌蔬艺竹,为乡里救患释纷,曾一度隐居鹿门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孟浩然积极进取的古诗,欢迎阅读。 1、《赴京途中遇雪》 迢递秦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