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及注解孟浩然

发布时间:2016-03-14 00:00

  导语: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先写为望友人而登高,故“心随雁飞灭”。因薄暮时思念之“愁”和清秋之“兴”无法排遣,更因登高而望,只见“归村人”,而不见友人踪影,所以要相邀重阳节携酒登高而醉。全诗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色,其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二句历来脍炙人口。

  秋登兰山寄张五①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②。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③。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④。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⑤。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⑥。

  【注释】

  ①兰山:应为万山,在湖北襄阳,诗人的园庐在岘山附近,距万山不远,诗人在此度过了大半生。张五:名子容,排行第五,隐居襄阳岘山南边的白鹤山。

  ②北山:当指万山。隐者:指作者自己。

  ③薄暮:日将落之时。“薄暮”句:说忧愁由薄暮引起,其实是本身忧愁,见天色昏暗而触景生情。兴:秋兴。

  ④“时见”句:由山下看,见归村行人,有的还在沙道上行走,有的已在渡口休息。

  ⑤荠:一种野菜,形容远望所见无边树木的细小。

  ⑥何当:何时能够。重阳节:古代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

  【赏析】

  这首诗名为寄,实为隔山遥望,不能相见,由清秋登高,日暮归雁,唤起愁心,来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朋友重阳佳节携酒登高而欢聚。语意亲切自然,寄托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怀念之情。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感情飘逸真挚、情景清淡优美、语言淳朴隽永。

  【名家点评】

  《苕溪渔隐丛话》引《复斋漫录》语:颜之推《家训》云:“《罗浮山记》:‘望平地树如荠’。故戴皓诗‘长安树如荠’。有人《咏树》诗:‘遥望长安荠’,此耳学之过也。”余因读浩然《秋登万(兰)山》诗:“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乃知孟真得皓意。

  《王孟诗评》:刘云:朴而不厌。

  《升庵诗话》:《罗浮山记》云:“望平地树如荠。”自是俊语。梁戴皓诗“长安树如荠”,用其语也。后人翻之益工,薛道衡诗:“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孟浩然诗:“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唐贤三昧集笺注》:刘云:“时见”二句,其俚如此。

  《唐贤清雅集》:超旷中独饶劲健,神味与右丞稍异,高妙则一也。结出主意,通首方着实。

  《历代诗评注读本》:“天边”、“江畔”两句,摹写物象,超然入神。[6]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诗词《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的诗意赏析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内容】: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与韦应物山水田园诗比较

孟浩然(公元689740)、韦应物(公元737-792)分别是盛、中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后人常把他们并称为韦孟,又把他们与王维、柳宗元合称为王孟韦柳。孟浩然被认为是继陶渊明之后,大力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鉴赏

《送朱大入秦》这是一首送别诗,朱大名去非。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 【查看全文】

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古诗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①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②,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①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②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译文及赏析

导语: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临洞庭上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喝酒误前程

在唐朝,大凡吟诗作赋有点名气的,基本上混得都不错,要么在中央任职,要么到地方做官,唯独一位老兄除外,谁?山水田园诗两大代表之一――孟浩然。 这位孟兄年轻时恪守孔老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