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全诗鉴赏

发布时间:2016-08-16 00:00

  《夏日南亭怀辛大》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该诗的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夏日南亭怀辛大⑴

  山光忽西落⑵,池月渐东上⑶。

  散发乘夕凉⑷,开轩卧闲敞⑸。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⑹。

  欲取鸣琴弹⑺,恨无知音赏⑻。

  感此怀故人⑼,中宵劳梦想⑽。

  【注释】

  ⑴辛大:孟浩然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详,疑即辛谔。

  ⑵山光:傍山的日光。落:一作“发”。

  ⑶池月:池边的月色。东上:从东面升起。

  ⑷散发:古人男子平时束发戴帽,这里表现的是作者放浪不羁的惬意。

  ⑸开轩:开窗。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⑹清响:极微细的声响。

  ⑺鸣琴:琴。用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诗意。

  ⑻恨:遗憾。

  ⑼感此:有感于此。

  ⑽中宵:中夜,半夜。劳:苦于。梦想:想念。

  【白话译文】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冉冉而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静卧倍觉悠闲宽敞。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本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更加怀念故友,甚至在夜里还梦到一场。

  【创作背景】

  南亭,似应在涧南园,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辛大疑即辛谔,为作者同乡友人,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与孟浩然约为琴酒之会。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 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 “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象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洋洋兮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见《吕氏春秋·本味》)这就是“知音”的出典。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 “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

  此时,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而达于浑然一体,极富于韵味。诗的写法上又吸收了近体的音律、形式的长处,中六句似对非对,具有素朴的形式美;而诵读起来谐于唇吻,又“有金石宫商之声”(严羽《沧浪诗话》)。


相关阅读
1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孟浩然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注释: ①张参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春晓》说课稿

《春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孟浩然。是作者春晨即兴之作。这首诗描写春眠香甜,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春晨鸟鸣婉转此起彼伏。字里行间,流荡着春晨浓浓气息,流露着作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的诗《岁暮归南山》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参考翻译: 我已停止在宫廷北门请求谒见,归隐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武陵泛舟》古诗赏析及注释

武陵泛舟 唐孟浩然 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 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 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 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注释: ①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翻译赏析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诗作中的道家情怀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向来被大家冠以隐逸诗人的称号,因为他的诗歌确是暗合了道家的一些思想,也流露出了对道家的羡慕。 王国维在他的代表作宋元戏曲史中说:凡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