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中很少的终身不仕,以布衣终老的人。
都说孟浩然是在仕和隐中矛盾着的人,其实这是不了解孟浩然。他是性爱山水田园,并不想当官的人。
他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只不过没有考上。孟浩然参加科举,就像现在的孩子参加高考一样,管他想不想上大学,管他是不是能考上,反正都得去考一下,算是给自己十年寒窗苦读的一个交待。
他有两次进入仕途的绝好机会,但都放弃了。
第一次,是好友王维当值,就把他带到皇宫里去了,没想到唐明皇来了,孟浩然急忙躲到床底下。但是唐明皇已经看见他了,他只好出来。王维见到这个好机会,就向唐明皇推荐孟浩然。唐明皇对他的文才倒是早有耳闻,就让他把诗读来听听。孟浩然就读了《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第二联明明是发牢骚,说反话。唐明皇是聪明人,当然听出来了,就说:“明明是你没有来找我,不是我弃你不用。”既然这样说,那当然就干脆不用了。是孟浩然心慌读错了诗吗?以他那么聪明的人,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我觉得他应该是故意的。
第二次,是那个特别喜欢推荐人的韩朝宗主动要引荐他。韩朝宗就是著名的韩荆州,据说得到他的赏识,立即身价百倍。当时士子中流传着一句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连心高气傲的李白,都主动写信给他,希望得到他的引荐。韩荆州和孟浩然约好时间,等他来一起赴京,但时间都过了,孟浩然仍然没有来,韩荆州只好自己走了,引荐的事当然也就不了了之。孟浩然没有赴约的理由,居然是在和朋友饮酒。他的意思,傻瓜都能看出来了。
所以,孟浩然的心中,并没有仕与隐的矛盾,李白是孟浩然的知音,所以他《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孟浩然是真正热爱自然,热爱自由的诗人。正因为此,他的山水田园诗才会有其他人所没有的恬静自然、平淡闲远。比如他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还有著名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都是这种诗风的代表。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送辛大之鄂 【查看全文】
2 浅析孟浩然隐逸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导语: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上承六朝,受二谢、陶渊明影响较多,诗风清淡简朴,韵流后世。孟浩然在他五十二岁的一生中奔走京洛,漫游于吴越湘汉之间共 【查看全文】
3 《登望楚山最高顶》鉴赏导语:这首诗为作者登上家乡的山峰最高顶时所作,抒发了作者此时雄壮豪迈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家乡风光的热爱。 【原文】 登望楚山最高顶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 【查看全文】
4 过故人庄句解过故人庄的写作背景是在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查看全文】
5 春晓孟浩然诗歌及鉴赏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赏析导语: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