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春晓》唐代诗歌鉴赏

发布时间:2017-11-18 00:00

  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 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相关阅读
1 古诗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导语: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相比大家在小学的时候大家都有学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古诗孟浩然之广陵赏析,欢迎借鉴! 《送孟浩然之广陵》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翻译赏析

宴梅道士山房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诗文解释: 我高卧在山林,揭开帐子欣赏山中的自 【查看全文】

3 留别王维 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作品注释 ⑴寂寂:落寞。竟何待:要等什么。 ⑵空自:独自。 【查看全文】

4 从孟浩然诗中之隐士形象看其仕与隐之心态

孟浩然在诗中提及很多隐士高人,他是借助这些隐士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渴望建功立业之情,隐中求仕。下面一起来看下! 孟浩然作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往往也被称为隐逸诗人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全诗翻译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 【查看全文】

6 《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

《夜归鹿门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中的一首自主赏析诗歌。它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别的代表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