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很快出名。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写于何时,有两种说法。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从这篇序文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来看,更像是成年作品。“童子”不一定就是指小孩,也可以是表示自己年轻无知的谦词。何况序文中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话,“弱冠”是指二十岁。所以,关于写作时间,课文的注释解说采用后一种说法。
《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关于《滕王阁序》的由来,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动的记载。原来阎公本意是让其婿孟学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会人伺其下笔。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公闻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还有一种说法《唐才子传 王勃》父福畴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
父亲王福畤被牵连贬为交趾县令。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新修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宴宾客,准备让他的女婿写篇记,来夸耀这一盛事。王勃到此拜见阎公,阎公知道他的才华,就请他来作记。王勃欣然对客提笔,一会儿就写成了,还不加修改,满座宾客大为惊奇。酒酣辞别。阎公赠送他一百匹缣,他就扬帆离去。到了炎方,船入大海,王勃被淹死,当时是二十九岁。
相关阅读
1 《铜雀妓(其二》全诗鉴赏
导语:以下是文学网小编整理的王勃铜雀妓(其二)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铜雀妓(其二) 王勃 妾本深宫妓, 层城闭九重。 君王欢爱尽, 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 罗衣谁再缝。 高台西 【查看全文】
2 少年王勃的课文内容《少年王勃》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眼、时写下千古名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下面是关于少年王勃的课文内容的内容,欢迎阅读! 《少年王勃》 豫章故郡,洪 【查看全文】
3 王勃《九日登高》全诗翻译赏析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 ⑴望乡台:地名。这里是借用其名,突出望乡。 ⑵那:奈何,为什么。 阅读答案: 【查看全文】
4 王勃之死真相到底是什么导语:王勃一生太过短暂了,让人们非常的惋惜,而他所创作的诗歌获得很高的评价,被人们广泛的流传着。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勃之死真相,欢迎阅读! 王勃之死真相到底是什么? 关于 【查看全文】
5 止步于而立之年的王勃时间是上元三年(676),历史的星空,一颗年轻而耀眼的流星在划过一道深深的痕迹之后,便悄然消逝于岁月的长河。那年,王勃才27岁,是一场无色无嗅的自然风雨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查看全文】
6 王勃别薛华原文及翻译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出自王勃的《别薛华》。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别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