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关于边塞的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关于王昌龄的从军行,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军行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jun)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自古以来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相关阅读
1 出塞王昌龄视频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王昌龄的出塞! 《出塞》 zuzhě:wnɡchānɡlnɡ 作者:王昌龄 qnshmnɡyuhns 【查看全文】
2 送柴侍御赏析 王昌龄离别的感伤我们都深有体会。那么在诗人王昌龄是如何通过这首诗表达他的离别感情呢?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赏析 沅水通 【查看全文】
3 王昌龄的诗全集下载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下 【查看全文】
4 王昌龄塞下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写出征战的残酷,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历史的纵深感。全诗语言简炼,极富表现力。全诗如下: 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查看全文】
5 王昌龄《出塞(其二)》赏析王昌龄《出塞(其二)》全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呢?要如何进行赏析呢? 唐诗七绝何者为第一,即所谓压卷,古典诗话延续明清两代,争论长达数百年。诗话家们在品评唐诗的艺术最高成 【查看全文】
6 人称王昌龄什么导语:人称王昌龄是什么呢?唐朝是诗句非常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的诗人,也出现了许多的杰出的诗作。而作为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王昌龄在中国诗坛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