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韦应物的作品《闲居寄诸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是诗人韦应物写给弟弟的怀念诗,下面我们来对这首诗进行简单的赏析。
闲居寄诸弟 韦应物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赏析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将读者引入一个碧草丛生、涧水奔流、鸟鸣深树的清幽境界。诗以“独怜”二字领起,诗人把自己置于西涧僻静的环境中,去独自观赏山水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声息。也使读者似亲眼见到这位卸任不久的地方官,正踽踽独行于山水之间,充分领略自然美景,一洗胸襟。因此,这“独怜”二字实为赏析本诗的关键。
“怜”是爱惜之意,诗人置身西涧上,他喜爱这里的什么东西呢?
首先是他脚下涧边的幽草。草用幽来形容,不仅写出了草的茵绿、繁茂、厚密等形态,而且写出了草的深邃、静谧、未经践踏等意态,传达出环境的幽僻氛围。其次是他头顶上林木深处传来的黄鹂的啼鸣。涧边之上是层层峰峦、树高林密,黄鹂就在林木深处,那婉转悦耳的歌声传到诗人的耳朵里,深深地吸引了诗人的注意。如果说“幽草”给诗人以静的感受,那鸟鸣就带来了动的乐趣。这里用笔简练,意境清幽,还成功地运用了古典诗歌中以声衬静的手法,使画面生机盎然。这婉转动听、清脆悦耳的鸣声,非但丝毫无损于西涧环境的清幽宁静,相反倍显其静。
此两句就诗人的感官而言,既有视觉活动,也有听觉活动;就画中的景物而言,既有上下高低之分,又有纵横远近之别。只寥寥十四个字,诗人便将茂密的绿树、鸣啭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画图,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
注释
①尽日:终日、整日。
②高斋:高大宽敞的书斋。
相关阅读
1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韦应物的《淮上遇洛阳李主簿》纯从客位去描绘抒写,诗中所突出的,是居于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与感受,而将诗人主观的感受融化在客体之中。如此写来,别有情韵。 淮上遇洛阳李主 【查看全文】
2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及赏析引导语:《寒食寄京师诸弟》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诗人寒食节思亲的感情。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这首诗的阅读训练及赏析。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 【查看全文】
3 韦应物:西塞山引导语:唐代诗人韦应物写了一首诗,叫《西塞山》,写的就是我国有名的地方风景区,西塞山,关于西塞山,你知道多少呢? 西塞山 唐 韦应物 势从千里奔, 直入江中断。 岚横秋塞雄 【查看全文】
4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韦应物的《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联想到世事的难测,写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自己被罢官以后的心情。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⑴ 凄凄去亲爱⑵,泛泛入烟雾 【查看全文】
5 唐代诗人韦应物解读引导语: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天我们来看看关于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解读。 比起后来诸多念叨开元盛世,李杨爱情的诗人,关于大唐盛世的覆灭 【查看全文】
6 古诗闻雁唐韦应物《闻雁》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绝。这首诗是诗人韦应物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自远而近的雁叫声,有感而作。 闻雁 故园眇何处1?归思方悠哉2。 淮南秋雨夜3,高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