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是韦应物的作品,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阅读习题及答案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释】
①韦应物曾客游广陵,元大(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是他在广陵的朋友,公元763年(代宗广德元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时候,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②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③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此指指处境的顺逆。
阅读题一:
(1)“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描写了怎样的情景?(3分)
答:描写了诗人乘船往洛阳方向渐行渐远,在迷茫的烟雾之中,他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残钟余音,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3分)
(2)诗歌的后两联在表达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歌分析。(4分)
答:后两联直抒胸臆,抒写内心感慨。(1分)诗人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叹分别容易重逢难,后会之期就难以预料;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宽慰,自己身世飘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世事又怎能由个人作主呢?(2分)后两句蕴含了诗人羁縻漂泊、无法自主的身世之感。(1分)
阅读题二:
(1)首联中“凄凄”“泛泛”两个叠词有什么作用?(3分)
(2)“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4分)
(3)三、四两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参考答案:
(1)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2)借景抒情。借钟声和远树,透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无一字写情又字字含情,主观情和客观景有机交织。
(3)知交难重逢,世事难预料,命运难自主。
相关阅读
1 闻雁韦应物古诗拼音版
导语: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闻雁韦应物古诗拼音 【查看全文】
2 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鉴赏《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是作者由洛水入黄河之际的即景抒怀之作,寄给他从前在洛阳县丞时的僚友。 原文: 自巩洛舟行 【查看全文】
3 韦应物:闻燕引导语: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首夏离京,秋天到任。《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查看全文】
4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韦应物韦应物的《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从嘉陵江两岸景物,险崖与急流等景象,让人联想到水性与石质,从禅的角度去思考人生,显得十分自然。 听嘉陵①江水声寄深上人 凿崖泄②奔湍 【查看全文】
5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韦应物的《秋夜寄邱员外》是一首怀人诗。全诗以其古雅闲淡的风格美,给人玩绎不尽的艺术享受。 《秋夜寄邱员外》 作者: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 【查看全文】
6 韦应物的诗有哪些引导语: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的诗作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 答杨奉礼 唐 韦应物 多病守山郡,自得接嘉宾。不见三四日,旷若十馀旬。 临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