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寄李儋元锡》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首诗叙述了与友人别后的思念和盼望,下面我们来做一下《寄李儋元锡》阅读训练题。
《寄李儋元锡》阅读训练一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1)请赏析首联中“又”字的妙处。(2分)
(2)这首诗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心理?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2.(8分)(1)“又”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了,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1分)花开花落,引起作者对人事变迁的感叹,渲染了孤独处境给他带来的伤感。(1分)
(2)①因身体多病有了回归田园的愿望;(2分)②但想到自己辖境内还有流亡的灾民,因而充满了对朝廷的愧疚之情,流露出进退两难的苦闷;(2分)③此时正巧友人要来造访,尾联表达了诗人盼望与友人相聚的迫切心情。(2分)
《寄李儋元锡》阅读训练二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李儋(dān):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是作者的朋友。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1) 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2分)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3)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末句。(4分)
答案
(1) 主人公有志而无奈,多病的自身困难加剧他的归隐之念,百姓流亡的疾苦唤回他的济时之心,刻画了一位有志而无奈、甘窃位苟禄、进退两难的官员(诗人)形象。(意对即可)
(2)①感叹别后时光易逝、境况萧索;②感慨国家及个人的前途无法料想而忧愁,情绪低沉暗淡;③抒发一个清直官员有志无奈的的思想矛盾和苦闷;④感激友人的问候关念,亟盼他来访(意对即可)
(3)末句以景结情(以景作结)。“西楼望月”,望月怀人,借月光来传递相互关照之情,盼望对方来访;“几回”,说明盼友为时之久,心情之切;“几回圆”,用月轮的缺而复圆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意对即可)
相关阅读
1 韦应物:送杨氏女
《送杨氏女》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送女出嫁、表达自己伤别心情的诗篇。诗情真挚,引人泪下。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韦应物的这首古诗-《送杨氏女》! 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 【查看全文】
2 韦应物《登楼寄王卿》赏析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值得我们细读。 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赏析】 王卿是作者的好友 【查看全文】
3 《调笑令》韦应物《调笑令》,词牌名,又名《古调笑》、《宫中调笑》、《调啸词》、《转应曲》、《三台令》等。《乐苑》入双调。源自中唐,《乐府诗集》载,中唐时《三台调笑》等六词,即所谓 【查看全文】
4 滁州西涧韦应物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是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原文】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⑵,上有黄鹂深树鸣⑶。 春潮带雨晚来急⑷,野 【查看全文】
5 韦应物《闻雁》创作背景引导语:《闻雁》是韦应物所作的一首诗,全诗语言纯朴,自然含蓄,耐人寻味,主要表达了远宦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蕴含了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闻雁 【查看全文】
6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原文翻译及赏析引导语: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是写作者在淮水边重逢阔别十年的梁州老朋友的喜悦之情,颇有感慨,全诗如下: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