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 韦应物

发布时间:2016-10-31 00:00

  《幽居》,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作。诗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在官场上度过了四十年左右的时光,其中只有两次短暂的闲居。

  幽居

  作者: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 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 蹇劣,谁谓薄世荣。

  注释

  ⑴幽居:隐居,不出仕。

  ⑵异等:不同等级。《韩非子·八经》:“礼施异等,后姬不疑。”

  ⑶营:谋求。

  ⑷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

  ⑸遂:称心,如愿。

  ⑹曙:天刚亮的时候。

  ⑺偶:相对。

  ⑻自当:自然应当。蹇(jiǎn)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蹇:跛,行动迟缓。劣:一作“拙”。

  ⑼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世荣:世俗的荣华富贵。

  翻译

  世人贵贱虽然可分为几等,而出门在外都是有所奔营。

  我单单没有那些外物牵累,故而可以遂我闲居的心情。

  无声的细雨曾在夜间来过,不知不觉中春草已经萌生。

  青山一下子就迎来了曙色,小鸟雀儿盘绕着房舍啼鸣。

  我有时会和道人邂逅作伴,有时也随着樵夫边唠边行。

  我安分守己因为愚笨拙劣,谁又能说是鄙薄尘世尊荣。

  创作背景

  韦应物的 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白居易《与元九书》),形式多用五古。《 幽居》就是比较有名的一首。诗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在官场上度过了四十年左右的时光,其中只有两次短暂的闲居。《幽居》这首诗大约作于他辞官闲居的时候。


相关阅读
1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原文翻译

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以乐景写哀情。末句写家乡杜陵芳草萋萋,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寒食寄京师诸弟⑴ 雨中禁火空斋冷⑵,江上流莺独坐听⑶。 把酒看花想诸弟⑷,杜陵寒 【查看全文】

2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赏析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是韦应物的作品。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联想到世事的难测,写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自己被罢官以后的心情。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凄凄去亲 【查看全文】

3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寄托了诗人深挚的情愫和淡远的情趣。全诗语言简洁,平淡无奇,然感情跳荡反复,形象鲜明自然,情味幽远。 寄全椒山中道士1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查看全文】

4 《登楼寄王卿》韦应物

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表达的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赏析】 王卿是作者的好友,以前常一同 【查看全文】

5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阅读答案及赏析

引导语:《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是韦应物的作品,这首诗写于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回洛阳去的途中。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查看全文】

6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韦应物

韦应物的《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⑴ 怀君属秋夜⑵,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