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用诗歌描述修炼故事

发布时间:2016-11-02 00:00

  引导语:中国古文化是一个神传的文化,其中关于修炼故事的记述可谓是不计其数。就连诗歌中都有许多是描述修炼故事的。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的《学仙》二首,其内容如下:

  昔有道士求神仙,灵真下试心确然。

  千钧巨石一发悬,卧之石下十三年。

  存道忘身一试过,名奏玉皇乃升天。

  云气冉冉渐不见,留语弟子但精坚。

  石上凿井欲到水,惰心一起中路止。

  岂不见古来三人俱弟兄,结茅深山读仙经。

  上有青冥倚天之绝壁,下有飕飗万壑之松声。

  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

  读多七过可乞言,为子心精得神仙。

  可怜二弟仰天泣,一失毫厘千万年。

  韦应物

  这两首诗文字并不深奥,大家一见即可懂,无须再加讲解,然其意义可谓深远。第一首诗中的修道人在看似极危险的“千钧巨石一发悬”的环境下,依然一心求道修道,心中毫无恐惧,达到了“存道忘身”的境界,且整整一十三年不动摇,方才最终圆满。离开人世之前,他“留语弟子但精坚”,告诉弟子们修炼一定要精进、坚定。

  第二首诗中描述兄弟三人在山中修炼,“仙人变化为白鹿”对他们进行考验。俩个弟弟一时为求取安逸之心所动摇,同白鹿玩耍。哥哥却依旧修炼读经不为所动,最后哥哥圆满了,俩个弟弟却只能留在人间,结果“可怜二弟仰天泣,一失毫厘千万年”。修炼有的时候真是看似毫厘之差,实乃人神之别啊,过去修炼真的是极难极难的呀,在一件小事上过不去,都有可能前功尽弃啊!

  看过《学仙》诗二首,心中感叹实良多。恐惧之心不可生,“存道忘身”方为神。贪求安逸失机缘,一时松懈“仰天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相关阅读
1 韦应物《春游南亭》赏析

韦应物的《春游南亭》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深得山水神韵,并表达了作为一个地方官吏治世利民应有的责任感。 春游南亭①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②。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③动 【查看全文】

2 《夕次盱眙县》韦应物

引导语:《夕次盱眙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是一首写羁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全诗如下: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 【查看全文】

3 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翻译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是中唐诗人韦应物所作七言绝句。 原文: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赏析: 唐制 【查看全文】

4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阅读答案

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首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暮主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 【查看全文】

5 韦应物月夜

引导语:月,一直是一个代表着思念的次,《月夜》的作者是韦应物,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91卷。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这首诗。 月夜 作者:唐韦应物 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 坐念 【查看全文】

6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阅读答案

韦应物的《长安遇冯著》是首赠诗,以亲切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 长安遇冯著 唐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