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03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出自唐朝诗人李世民的古诗作品《赠萧瑀》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注释】
  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疾风:大而急的风。
  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
  智者:有见识的人。
  【翻译】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相关阅读
1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出自宋朝诗人李煜的作品《捣练子令深院静》,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注释】 ①这 【查看全文】

2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昌谷北园新笋其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 【查看全文】

3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返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衰年肺病唯高枕,绝塞 【查看全文】

4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词作品《忆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注释】 ⑴定定:唐时俗语, 【查看全文】

5 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其古诗全文如下: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 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 蒹葭 【查看全文】

6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