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06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出自唐朝诗人崔道融的古诗作品《溪居即事》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释】
  1.溪居:溪边村舍。
  2.即事:对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
  3.系:栓,捆绑。
  4.去却:却是助词,去却意思为去掉;关是门闩。
  5.疑:以为。
  【翻译】
  不知道是谁家的小船没系好,被春风吹进了篱笆外面的钓鱼湾。院子里有一个小孩儿玩得正高兴,突然发觉有船驶进湾来,以为是客人来了,连忙跑到门口,去把门打开。
  【鉴赏】
  凡是有河道的地方,小船作为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工具,是一点不稀奇的。但“篱外谁家不系船”句,却于平常中又显出不平常来了。似乎作者于无意中注意到了生活中的这一琐事,故以此句开首。“谁家”即不知是哪一家的。因为“不系船”,船便被吹进“钓鱼湾”。“春风”二字,不仅点时令,也道出了船的动因。春潮上涨,溪水满溢,小船才会随着风势,由远至近,悠悠荡荡地一直漂进钓鱼湾来。不系船,可能出于无心,这在春日农村是很普通的事,但经作者两笔勾勒,溪居的那种恬静、平和的景象便被摄入画面,再着春风一“吹”,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生气盎然,饶有诗意。
  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打开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平淡疏野,真可谓洗尽铅华,得天然之趣,因而诗味浓郁,意境悠远。诗人给读者展现出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漂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一切都很和谐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而透过这一切,读者还隐约可见一位翘首拈须、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领略到他那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


相关阅读
1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2 应过语溪否,试笑挹中郎,还叩清弄。粉黛湖山,欠携酒、共飞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应过语溪否,试笑挹中郎,还叩清弄。粉黛湖山,欠携酒、共飞鞚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探芳信夜寒重》,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寒重。见羽葆将迎,飞琼入梦。整素妆归处,中宵 【查看全文】

3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出自清朝诗人王国维的作品《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 【查看全文】

4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点绛唇有怀苏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 【查看全文】

5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 【查看全文】

6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