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释】
⑹凤阙:汉代宫阙名,在建章宫东,因为其上有铜凤凰而得名。《史记·孝武本纪》:“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此处借汉说唐,用以泛指宫廷。
⑺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后汉书·窦宪传》:“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李贤注:“匈奴五月大会龙庭,祭其先、天地、鬼神。”
⑻书生:读书人。古时多指儒生。《东观汉记·赵孝传》:“(孝)常白衣步担,尝从长安来过直,上邮亭,但称书生,寄止于亭门塾。”
⑼间:一作“中”。老:一作“住”。
【翻译】
天上星宿的将星动了,汉家营地上的柳条青青。万里征途刁斗声声鸣响,三军将士迅速越过井陉。辞别帝宫全忘了身家,立功报国定要夺取龙庭。哪里肯学那些书生之辈,终老窗前死啃一经。
【赏析】
以上两联,从启程写到行军,重在勾划赵都督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后两联表现赵都督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戍边卫国的耿耿忠心。颈联“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正面写他立功报国的思想。这两句互文见义,意思是无论“辞凤阙”或“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辞凤阙”在出征之前,“取龙庭”是在鏖战之后,可见决心始终如一。
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以议论结束全诗。上一联作正面抒情,这一联从反面议论,加以强调。“岂学”表示不应该学、不想学乃至决不学的意思。书生皓首穷经,不能为世所用,难免会有许多牢骚不平甚至生出弃文就武的想法。王维也有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因此借题发挥,作为对于赵都督的赞扬之词说了出来。
相关阅读
1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出自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殿前欢次酸斋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欠伊 【查看全文】
2 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彩女颜如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彩女颜如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飞龙引黄帝铸鼎于荆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 云愁海思令人嗟, 【查看全文】
3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感激张 【查看全文】
4 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宜颦宜笑越精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宜颦宜笑越精神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其古诗全文如下: 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 【查看全文】
5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出自于诗经作品《思文》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尔极。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 【查看全文】
6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时运迈迈时运》,其古诗全文如下: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