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13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点绛唇·有怀苏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
  【注释】
  ①点绛唇:词牌名。江淹诗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绎唇”。又名《点樱桃》、《南浦月》。双调四十一字,仄韵。
  ②南桥:苏州城内古桥,词人旧居附近。
  ③吴城:即苏州。
  ④心期:谓两相期许。白居易《和梦得湾中早春见赠诗》:“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⑤将:携带。元结《将中何处去》诗:“将中何处去,耕彼故城东。”
  【翻译】
  茫茫的明月,这时亦应照在苏州老屋一带的南桥路上。梦中身游苏州熟悉的南桥,无限激动,一觉醒来,却在他乡,泪水像秋雨一般湿透了枕头。感叹自己不能一生一世住在苏州,很多事情不能如心所愿。遥望秋空,大雁带着萧瑟的秋意飞去,远处的青山已沉没在暮霭之中。
  【赏析】
  词的上片写见月兴怀,由思人梦以及梦后的悲伤,丝丝入扣,言简意赅,又极富艺术韵味。“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两句,见月兴怀,引发作词之灵感。眼前的月色,令词人追思当年苏州南桥附近的街巷。自然唤起他如水的柔情和美好的回忆。“茫茫”,辽阔,深远之意。这里接在“明月”之下,便觉词人有无限感慨。“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两句,言思之人梦。这两句写因怀想入梦,以及梦醒后的伤感。“秋雨”,比喻泪水。“一枕”句,锤炼极工而又不露痕迹,化用李清照词《采桑子·芭蕉》“伤心枕上三更雨”句意,既言梦境之短,又见泪水之多。
  词的下片正面抒发怀念苏州之情,以及难于名状的人生遗憾。“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一韵,正面抒写怀恋苏州。“可惜”二字,既怀恋又后悔,感叹自己住在苏州,情溢于词,见出其恋恋苏州之情,何其之深也。“心期误”,言人事多变。词人本想早归或已拟定回苏州之日,但人事蹉跎,一误再误,竞不能如愿。三个字,寄托了词人的隐痛。一个“心期”,一个“误”字,包含词人人生遗恨。“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二韵,以景结情,无限怅惘尽在不言之中。这等景象,令人兴怀。词人思念故地、故人,渲染得出神入化,缠绵深挚。结句“天远青山暮”,化用欧阳修词《踏莎行·候馆梅残》:“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句意。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以时空人事的变化,来反衬词人对苏州的眷念之情始终不变。结构严密,语言自然流畅,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词运笔轻灵,颇见深情和远韵,是一首婉约深曲疏快的小词。


相关阅读
1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 【查看全文】

2 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殷后乱天纪》,其古诗全文如下: 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 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 比干谏而死,屈原窜湘源。 虎口何婉 【查看全文】

3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买花帝城春欲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 【查看全文】

4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秋雨夜眠》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查看全文】

5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查看全文】

6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作品《关山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