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春宫曲》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释】
⑴春宫曲:一作“殿前曲”。
⑵露井:指没有井亭覆盖的井。
⑶未央:即未央宫,汉宫殿名,汉高祖刘邦所建。也指唐宫。
⑷平阳歌舞:指卫子夫,她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后被汉武帝召入宫中,大得宠幸,以至废去原来的皇后陈阿娇,立她为皇后。
⑸新承:一作“承新”,受到宠幸。
【翻译】
昨夜的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见帘外略有春寒皇上特把锦袍赐给她。
【赏析】
前两句中,昨夜风开露井桃”点明时令,切题中“春”字;露井旁边的桃树,在春风的吹拂下,绽开了花朵。“未央前殿月轮高”点明地点,切题中“宫”字。未央宫的前殿,月轮高照,银光铺洒。字面上看来,两句诗只是淡淡地描绘了一幅春意融融、安详和穆的自然景象,触物起兴,暗喻歌女承宠,有如桃花沾沐雨露之恩而开放,是兴而兼比的写法。月亮,对于人们来说,本无远近、高低之分,这里偏说“未央前殿月轮高”,因为那里是新人受宠的地方,是这个失宠者心向往之而不得近的所在,所以她只觉得月是彼处高,尽管无理,但却有情。
后两句写新人的由来和她受宠的具体情状。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的歌女,因妙丽善舞,被汉武帝看中,召入宫中,大得宠幸。“新承宠”一句,即就此而发。为了具体说明新人的受宠,第四句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细节。露井桃开,可知已是春暖时节,但宠意正浓的皇帝犹恐帘外春寒,所以特赐锦袍,见出其过分的关心。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新人受宠之深,显而易见。另外,由“新承宠”三字,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那个刚刚失宠的旧人,此时此刻,她可能正站在月光如水的幽宫檐下,遥望未央殿,耳听新人的歌舞嬉戏之声而黯然神伤,其孤寂、愁惨、怨悱之情状。
诗文中的写作特点就是咏的都是汉宫旧事,实际上是以汉喻唐,借古讽今。诗以“昨夜”总领全篇,一、二两句切题,点名时令和地点;后两句对新宠者进行直接描述,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这首诗通篇写春宫之怨,却无一怨语怨字。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全诗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实乃弦外有音的手法,所谓“令人测之无端,玩之不尽”,这正体现了王昌龄七言绝句的特点。
全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实弦外有音的手法。
相关阅读
1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出自宋朝诗人刘著的作品《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 【查看全文】
2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出自于诗经作品《瞻卬》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 【查看全文】
3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出自唐朝诗人王绩的古诗作品《秋夜喜遇王处士》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注释】 ①处士:对有德才 【查看全文】
4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作品《野菊晚艳出荒篱》,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注释】 ①晚艳:中国古代又称菊花 【查看全文】
5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词作品《洛中访袁拾遗不遇》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注释】 1、梅花 【查看全文】
6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古诗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