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使至塞上》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1、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2、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3、长河:黄河
【翻译】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赏析】
《使至塞上》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此诗描绘了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所往之处是:“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http:///c/2048.html,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相关阅读
1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出自宋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北渡道旁僵卧满累囚》,其古诗全文如下: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注 【查看全文】
2 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出自清朝诗人顾炎武的作品《秋山秋山复秋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 已闻右甄 【查看全文】
3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酒泉子楚女不归》,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 【查看全文】
4 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出自唐朝诗人和凝的作品《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 【查看全文】
5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 【查看全文】
6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塞下曲》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注释】 桑乾(gān)北:桑乾河北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