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10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闻雁》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注释】
  1、淮南:淮河的南部
  2、闻:听到
  【解说】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在淮河的南部下着冰冷秋雨的夜晚,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鉴赏】
  沈德潜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出自《说诗晬语》)。古澹,确是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从这首《闻雁》可以看出,他是 在保持绝句“意当含蓄,语务舂容”的特点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古诗的句格、语言与表现手法,以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诗句之间,避免过大的跳跃,语言也力求朴质自然而避免雕琢刻削,一、二两句还杂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这种风格,与白居易一派以浅易的语言抒写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判然属于两途。
  首句直抒胸臆,一个“渺”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凄凉;第二句借景抒情,其中“秋雨”以绵绵不绝、淅淅沥沥的雨来衬托诗人一言难尽的愁思,渲染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气氛,“高”字更体现出诗人的孤独。全诗语言纯朴,自然含蓄,耐人寻味,主要表达了远宦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蕴含了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结尾留下广阔的空间,引读者自己去思考,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本诗借秋雨独坐遥闻雁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不尽的思乡之情。


相关阅读
1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野人送朱樱》,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 【查看全文】

2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乡子送述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 【查看全文】

3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老将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 【查看全文】

4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古诗作品《病后登快哉亭》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查看全文】

5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植的古诗作品《七步诗》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查看全文】

6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浣溪沙荷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