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出自元代诗人元好问的古诗作品《点绛唇》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注释】
1、春归:春天已经慢慢过去了
【翻译】
春色随着流水飘走了,绿窗内的人想用歌声将春天留住。试问春在何处,花谢了,黄莺不叫了,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满腹情怀远望寻觅,满眼的树林和袅袅的影像交织在一起,却只是虚幻之境。寻春无果,只有在日暮西楼后,隔帘听雨中求得好梦,在梦中去寻觅了。
【鉴赏】
词中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侧笔取妍。起句“沙际春归”,语似直露,而画面见于文字之外。为什么说春从水边归去呢?春来先遣杨柳青,是春在柳梢头;而暮春时节,春色似乎和柳絮一道随着流水飘走了。故吟咏“沙际春归”四个字,乃觉无字处有意,空白处皆是画。
次句“绿窗犹唱留春住”,诗思奇妙。不说自己思春恋春,却说旁人春归而不知,犹自痴情挽留。绿窗中人或是歌妓之流。或许不必定有此人此唱,不过是作者设置的一种境界,借说绿窗少女的歌声以表达自己惜春的情怀。这是词体幽微宛转处,作者掌握和运用得很成功。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二句,熔铸前人词中意象,而翻进一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王安国的《清平乐》:“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黄庭坚《清平乐》:“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月兆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上述诸作,或问花,或问鸟,不论是落花还是莺啼,总还有点春天的影子。在这首词中,不仅是问而无答,乃更无可问讯。“花落莺无语”,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
词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在词中表现为一种徒劳的追寻。起句既说“春归”,已是无可置疑,然而还要“问春”。问而无答,则继之以远眺、寻觅。“漠漠烟中树”,意象似从谢眺“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化来,是高楼远眺之景,又仿佛“涉涉吟怀”的物化形态。极目远望,不见春之踪影,只有在日暮归楼后,隔帘疏雨生中,求得好梦,梦中去寻觅了。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出自唐朝诗人马戴的古诗作品《楚江怀古》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 【查看全文】
2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 【查看全文】
3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出自于诗经作品《伐柯》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查看全文】
4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植的古诗作品《白马篇》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 【查看全文】
5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出自宋朝诗人徐昌图的作品《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 【查看全文】
6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出自宋朝诗人李贺的古诗词作品《雁门太守行》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