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出自元代诗人元好问的古诗作品《点绛唇》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注释】
1、花落:花已经凋谢了
【翻译】
春色随着流水飘走了,绿窗内的人想用歌声将春天留住。试问春在何处,花谢了,黄莺不叫了,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满腹情怀远望寻觅,满眼的树林和袅袅的影像交织在一起,却只是虚幻之境。寻春无果,只有在日暮西楼后,隔帘听雨中求得好梦,在梦中去寻觅了。
【鉴赏】
词中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侧笔取妍。起句“沙际春归”,语似直露,而画面见于文字之外。为什么说春从水边归去呢?春来先遣杨柳青,是春在柳梢头;而暮春时节,春色似乎和柳絮一道随着流水飘走了。故吟咏“沙际春归”四个字,乃觉无字处有意,空白处皆是画。
次句“绿窗犹唱留春住”,诗思奇妙。不说自己思春恋春,却说旁人春归而不知,犹自痴情挽留。绿窗中人或是歌妓之流。或许不必定有此人此唱,不过是作者设置的一种境界,借说绿窗少女的歌声以表达自己惜春的情怀。这是词体幽微宛转处,作者掌握和运用得很成功。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二句,熔铸前人词中意象,而翻进一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王安国的《清平乐》:“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黄庭坚《清平乐》:“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月兆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上述诸作,或问花,或问鸟,不论是落花还是莺啼,总还有点春天的影子。在这首词中,不仅是问而无答,乃更无可问讯。“花落莺无语”,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
词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在词中表现为一种徒劳的追寻。起句既说“春归”,已是无可置疑,然而还要“问春”。问而无答,则继之以远眺、寻觅。“漠漠烟中树”,意象似从谢眺“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化来,是高楼远眺之景,又仿佛“涉涉吟怀”的物化形态。极目远望,不见春之踪影,只有在日暮归楼后,隔帘疏雨生中,求得好梦,梦中去寻觅了。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出自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赠羊长史并序》,其古诗全文如下: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查看全文】
2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词作品《旅宿》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 【查看全文】
3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古诗作品《暗香旧时月色》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 【查看全文】
4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 【查看全文】
5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出自宋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岁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注释】 岁暮:年 【查看全文】
6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词作品《自洛之越》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