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15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出自唐朝诗人吕岩的古诗词作品《牧童》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注释】
  1、横野:宽阔的原野
  2、弄:逗弄
  【翻译】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 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鉴赏】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http:///c/2202.html,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相关阅读
1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石鼓歌张生手持石鼓文》,其古诗全文如下: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 【查看全文】

2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出自唐朝诗人谭用之的古诗作品《秋宿湘江遇雨》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查看全文】

3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其古诗全文如下: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 【查看全文】

4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送狄宗亨》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查看全文】

5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出自唐朝诗人万楚的作品《五日观妓》,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 【查看全文】

6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前出塞九首其六》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