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17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古诗词作品《观雨》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释】
  1、无乾处:没有干的地方
  2、甲兵:兵甲刀枪
  【解说】
  水域吹来的风压得竹枝伏了又起,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我不嫌弃居所破败漏雨,正好借此风雨洗刷军队的兵甲刀枪。
  【鉴赏】
  尽管云雨的猛烈遮蔽万物,雨中的万物并没有全然屈服,时局也并非黑暗一片。乌云密雨中也有不屈不挠的抵抗,摇摇欲坠的危局中也有一丝生机(这里主要是指当时的长沙守帅向子湮的积极抗金举动)。颈联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对局势的企望。竹枝顽强地挺立着,高高的山角上、大风吹掀处露出了光明。这里诗人对雨势变化观察的细致入微,表明他对现实的高度关注。
  尾联用典,出句化用了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对句也是老杜的“尽洗甲兵长不用”诗句的化用,在此均为反其意而用之。作者由雨又想到了一个典故:武王伐殷时,天降大雨,姜太公说:“这是上天在为我们洗刷兵甲,助我伐纣!”我大宋王朝如果兴兵伐金,也可以借助这大雨洗刷兵器。果真如此,我个人的屋子漏雨又何妨!“当然这里的“雨”所指是有助于抗金的好的事物。比如积极的抵抗政策、行之有效的作战措施、戮力同心的上下配合、催人奋进的舆论氛围等等,与上面所指的晦暗的压迫势力、飘摇欲坠的危势等等是不同的(这也是广义的“双关”)。这是作为意象的多义性决定的,更是诗人关心时局、希望政局好转的本意决定的。
  当然,全诗还运用了拟人、对仗等辞格,使得气韵雄沉;但关键还是双关的应用,把眼前的自然现象、把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感与对现实的焦灼而深刻的思虑天衣无缝般地有机融为一炉,拓宽了诗歌的意境,深化了诗歌的内涵,气足神完,极具审美意义,是陈与义现存诗中的精品。


相关阅读
1 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出自唐朝诗人毛滂的作品《玉楼春己卯岁元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 【查看全文】

2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古诗作品《江南曲》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注释】 1、潮有信:潮水涨落有 【查看全文】

3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蜀相》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 【查看全文】

4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其古诗全文如下: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 【查看全文】

5 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 【查看全文】

6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