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18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秋登宣城谢脁北楼》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释】
  1、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
  2、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
  3、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所建
  4、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翻译】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
  【赏析】
  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净。诗人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严羽《沧浪诗话》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的关系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用“明镜”来形容,用语十分恰当。“双桥”长长地架在溪上,倒影水中,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
  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这两句与诗人的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水》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两者同样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然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一个是以银河比拟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一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气势,一个着重在显示其瑰丽变幻的色彩,两者所表现出来的美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十分高明。


相关阅读
1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白鹭儿》,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飞 【查看全文】

2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雪梅香景萧索》,其古诗全文如下: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查看全文】

3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出自唐朝诗人西鄙人的古诗作品《哥舒歌》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注释】 ⑴哥舒:指哥舒翰, 【查看全文】

4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其古诗全文如下: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 【查看全文】

5 辋川落日渔罾。写不尽、人间四并。亭上秋声,莺笼春语,难入丹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辋川落日渔罾。写不尽、人间四并。亭上秋声,莺笼春语,难入丹青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柳梢青题钱得闲四时图画》,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嶂围屏。留连迅景,花外油亭。澹色 【查看全文】

6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出自唐朝诗人、文学家杜牧的古诗作品《题宣州开元寺水阁》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