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华,此是春归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33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华,此是春归处”出自清朝诗人蒋春霖的作品《卜算子·燕子不曾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华,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注释】
  ①《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此调始于苏轼。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②阴阴:形容阴暗的样子。
  ③阑干:栏杆。
  ④落华:即落花。
  ⑤弹泪:掉泪,流着眼泪。
  ⑥东风:春风。这里借指春天。
  ⑦飞絮:飞舞的柳絮。
  ⑧化了浮萍:古人以为柳絮落水化为浮萍。
  ⑨莫:不如。
  【翻译】
  在小小庭院中,燕子没有来,只是阴雨连绵,一片幽暗。院中一个角落的栏杆处,聚集着一堆落花;落花飘飘零零,标志着春天已经迟暮。挥泪告别东风,用酒来祭纷纷扬扬的飞絮。传说柳絮杨花飞入池塘,便化作浮萍,所以不要飞向天涯去。
  【赏析】
  词中的意象“阴阴雨”、“落花”、“飞絮”、“浮萍”暗示了词人没落的情怀,而这种黯淡情绪又是咸丰兵事的折光。太平军所向披靡,癸丑年定鼎天京,这对清廷的打击极其沉重,隶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文人也由此产生了没落、迷惘之情。从词的意蕴看,《卜算子》恐亦是癸丑年作。
  词的上片,前两句写春归后的凄凉景象,后两句则回答了“春归何处”的疑问。作者以心中想念的“燕子”和眼前望见的“小院”、“阑干”、“阴雨”、“落华”组成春已归去的词境,托出黯淡哀怨的词情。这里展现的不是透露淡淡闲愁的欧阳修《采桑子》词所写的“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或晏几道《l临江仙》词所写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之景。其写燕子,是“不曾来”的燕子;写雨,是“小院”中的“阴阴雨”;写落花,不是尚在空中飘舞之飞花,是被风吹聚到阑干一角的早已委落在地之花,而这一堆落花,在作者心目中竟是“春归处”。
  刘铉《蝶恋花·送春》词中“只道送春无送处,山花落得红成路”两句,似已指出春归之处,实则只说春是沿着花落之路而归去的;这“阑干”两句则把落花聚集之处看作春的最后归宿,看作春的埋葬之所,从而进一步、深一层地揭示了春之悲剧。广而言之,岂止春光之易逝如此、春归之可悲如此,世上一切美好事物也往往迅即消失,转眼成空,如白居易在《简简吟》中所说,“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本是无可奈何的人间憾事。这两句词实有其人事的象征意义,有其深广的哲理内涵。
  在词的下片中,作者把自我的身世之恨与春的悲剧下场融合为一。前两句写告别“东风”的悲苦之怀、系心“飞絮”的眷恋之意。而对“东风”、对“飞絮”之如此情深者,究竟是归去之春的心,还是送春之人的情?这在作者的笔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后面“浮萍”两句紧承“飞絮”句,用杨花入水成浮萍的传说,把词意、词情转进一层。词是送春,写春之归去,但作者却并不写到春去而止,更从春的本身写到春的化身,从春的今生写到春的来生,再从化身写到化身的化身,从来生写到来生的来生,以见春的身世之倍加可怜、春的命运之倍加可哀。
  春魂之化作天涯絮,而飞絮又落水化作浮萍,这来世杨花转来世萍的三生命运,使辞别人间的春魂注定了要生生世世飘荡下去,其苦恨深愁是无穷无尽的。纵然作者在词的结拍处希冀其“莫向天涯去”,而其终必流落天涯,是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结局。这下片的词意,似从前引万俟咏词“念远情怀,分付杨花”两句和贯云石曲“东君何处天涯”、“随柳絮吹归那答”两问,以及辛弃疾《摸鱼儿》词“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的意境化出,但其辞则更苦,其情则更悲。


相关阅读
1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 【查看全文】

2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华,此是春归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华,此是春归处出自清朝诗人蒋春霖的作品《卜算子燕子不曾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华,此是春归处 【查看全文】

3 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点绛唇一幅霜绡》,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 薄暮兰 【查看全文】

4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出自唐朝诗人江总的作品《雨雪曲雨雪隔榆溪》,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 【查看全文】

5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别西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别西州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 【查看全文】

6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寄扬州韩绰判官》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