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贴贴,柳悬悬。莺房几醉眠。醉中不信有啼鹃。江南二十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34

  “花贴贴,柳悬悬。莺房几醉眠。醉中不信有啼鹃。江南二十年”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阮郎归·有怀北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钿车骄马锦相连,香尘逐管弦。瞥然飞过水秋千。清明寒食天。
  花贴贴,柳悬悬。莺房几醉眠。醉中不信有啼鹃。江南二十年。
  【注释】
  词牌名。调名用刘晨、阮肇故事。唐教坊曲有《阮郎迷》,疑为其初名。又名《醉桃园》等。双调四十七字,平韵格。
  【翻译】
  无。
  【赏析】
  炎经历国亡家破的惨变后,誓做大宋遗民,不为元朝作事。他一生都在追求那种隐居山中隐士生活。一生中为躲避元朝廷的征召到处流浪。仅有一次,约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九月,张炎为元朝廷逼召,与好友曾心传(遇)、沈尧道(钦)一起由杭州到大都,为元宫延缮写金字藏经,次年春天完成即返杭,此次入京约有半年的光景。这就是词题中所说的“北游”。此次北游,给词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致在他离开京都后很长时间,还是念念不忘。
  这首《阮郎归》就是他在离京二十年之后写的追怀他那次京都生活的小词。
  词的上片写大都的盛况。“钿车骄马锦相连,香尘逐管弦。”写大都街上,车马豪华,多不胜数,前后相连,络绎不绝。“钿车”指妇女乘坐的金饰的轻便小车,“骄马”指士子所乘骏马。起首一句就表明士女欢游,场面豪华热烈。次句用“香尘”、“管弦”进一步描绘游乐活动之盛,同时又渲染了气氛,使之更表现出盛况空前。“瞥然,飞过水秋千,清明寒食天。”“水秋千”原指南方在秋千架上翻筋斗跳水的一种游戏,在这实指与此相仿的北方的荡秋千。突然间,见秋千荡起,才醒悟到原来是清明寒食节。《天金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筑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玄宗)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流传民间,使寒食节以秋千为戏。以此作者可知是寒食节。短短几句,钿车、骄马、香尘、管弦和飞动的水秋千,组成了一幅“清明寒食天”的宏观景象图。
  词的下片写词人追怀京都生活中与一位女郎的一段缠绵往事。“花贴贴,柳悬悬。莺房几醉眼。”“莺房”指女子的卧房,“莺房几醉眠”,可见词人与“莺房”的女主人关系非同一般。“花贴贴,柳悬悬”正表现了两人缠绵的生活。“醉中不信有啼鹃”,“啼鹃”是悲苦的象征,杜鹃啼血既是悲苦,又是离别的象征。作者不相信与那位女郎会有离别悲苦之事,不相信会离开她。但事与愿违,终又劳燕分飞,天隔一方,只能将深深的思念留在京都,直至二十年后还时常想起,“江南二十年”即是写此。词中女郎是谁呢?有人考证可能是张炎的老相识,杭州歌妓沈梅娇,可参阅其他有关资料。


相关阅读
1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出自唐朝诗人张说的古诗作品《送梁六自洞庭山》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查看全文】

2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 【查看全文】

3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古诗词作品《州桥》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注释】 【查看全文】

4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出自唐朝诗人秦观的古诗作品《踏莎行郴州旅舍》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 【查看全文】

5 醉弄扁舟,不怕粘天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醉弄扁舟,不怕粘天浪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点绛唇采药归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粘天浪。江湖上。遮回疏 【查看全文】

6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发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发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解连环玉鞭重倚》,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鞭重倚。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为大乔、能拨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