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阑愁立双娥细,柳影斜摇砌。玉郎还是不还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37

  “凭阑愁立双娥细,柳影斜摇砌。玉郎还是不还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出自唐朝诗人顾敻的作品《虞美人·深闺春色劳思想》,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闺春色劳思想,恨共春芜长。黄鹂娇啭泥芳妍,杏枝如画倚轻烟、琐窗前。
  凭阑愁立双娥细,柳影斜摇砌。玉郎还是不还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
  【注释】
  ⑴深闺:女子所居之内室。劳思想:即勤思念。《诗经·燕燕》:“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⑵春芜:春天的杂草。芜,一作“无”,一作“光”。
  ⑶泥芳妍:在花间萦回。泥,留滞,此有萦回之意。芳妍:指花丛。
  ⑷琐:一作“锁”。
  ⑸双娥细:双眉紧锁。娥,一作“蛾”。
  ⑹砌:台阶。
  ⑺玉郎:古代女子对丈夫的爱称。
  ⑻杨花:柳絮。
  【翻译】
  满园春色叩开我的闺房,拨动闺中人的愁思苦想,我心中不尽的怨愁啊,伴随着芳草一天天滋长。花丛里黄鹂在娇婉地啼鸣,薄薄的春雾飘浮在红杏枝上;我在琐窗前无限惆怅。在思愁中凭栏远望,一双蛾眉又细又长。玉郎还是不回家来,只见柳影斜斜地摇动长廊。柳的飘摇里我的梦魂在幻化,思绪在追逐纷飞的杨花,在天涯里寻觅,在天涯里漂荡。
  【赏析】
  此首为思妇之词。开头两句,通摄全词,点明由春色引起春恨。上片主要写春色,下片主要写春恨。上下片仿佛两个相连的画面,全词情景交融。
  开始两句十二字,内蕴丰富。“深闺”暗示抒情主人公是少妇,面对恼人春色,不禁情思绵绵。一个“劳”字透露出她那“为君憔悴尽,百花时”的隐痛。由“劳”瘁而怨“恨”,可见其爱之深切。“恨共春芜长”,佳在“春芜”一词含义双重面使全句意味隽永。以春草喻离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远如“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又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以上“春草”都是本义,没有引申之意。而“恨共春芜长”的“春芜”,除春草本义外,还隐寓行人之意,也就是说此句不仅有闺中人的怨恨随着春草不断增长之意,还含有“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人越远、恨越长之意。
  这就深化了诗意,即前人所谓得“句外意”之妙。下面三句写景,以具体意象补充首句“春色”,选取深闺“琐窗前”的视角写思妇所见所闻。“黄鹂娇啭泥芳妍,杏枝如画倚轻烟”两句宛如五代花鸟画,用笔工细,着色鲜艳。前一句声色并茂,以声为主,富有动势。黄鹂的婉啭娇鸣,似与满园春色而共语。后一句写杏枝倚立于淡淡烟霭中,恬静如画。这春色以黄鹂、红杏为主,缀以群芳的姹紫嫣红,一片暖色,再加上黄鹂悦耳的娇啼,真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不足喻其美。少妇透过琐窗听见以上春光,当比“忽见陌头杨柳色”感触更为深婉了。上片如从思维顺序出发,触景而生情,则开头两句亦可算是逆笔。
  从上结至过片,时空转换为另一个画面。张炎云:“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词源·制曲》)“凭阑”句既自成画面,又未断意脉。原来闺中人被春色所吸引,不满足于隔窗观花,她轻移莲步,款款伫立于阑干旁,含愁凝眸。“双娥细”,以秀眉的细长以形容其青春貌美。“‘柳影斜摇砌”,是思妇凭阑所见,也是下片唯一景语,寥寥五字,一波三折,确是词的当行本色语。表层意思是柳条之影因风吹斜而摇曳于台阶,但其中还隐含摇落了杨花、杨花飘落于“砌”两层意思。这三层意思浓缩于五字句中,写得极密。五字中没有“杨花”字样,而于下文显现,是诗人匠心所在。下文思妇的内心独白,由上片的蓄势,直至此句才引发出来。
  从杨花的摇落,联想自己红颜将凋零,所以她痛苦地唱出了全词的最强音:“玉郎还是不还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和开头暗相呼应。她终日盼不回丈夫,怅恨之情悠然而生,于是嗔问道:“你倒是回来不回来?叫人家成天价象在梦魂中一看,跟着那漫天的柳絮,绕世界去神游寻觅!”这种奇思遐想,意味深长,倾吐出少妇的无限离愁和情思。“魂梦逐杨花”为思妇词开创了新的意境,对后代有所影响,如晏几道名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似受此词启发,又如章楶的《水龙吟·杨花》以及苏轼的和词,咏杨花而和思妇情怀相联,也似乎受到此词的影响。
  《花间》词温庭筠多丽藻,韦庄多质朴语。顾敻成就不及温、韦,此词却能熔丽藻与质朴于一炉,使之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相关阅读
1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出自唐朝诗人宋之问的作品《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候晓逾闽峤,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查看全文】

2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田家元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查看全文】

3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仲春郊外》,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园垂柳经,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转山院里,何 【查看全文】

4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出自明朝诗王世贞的作品《登太白楼昔闻李供奉》,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 【查看全文】

5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出自唐朝诗人陆凯的古诗作品《赠范晔》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注释】 ⑴驿使:古代驿站传递 【查看全文】

6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出自西汉诗人罗敷的作品《陌上桑》,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