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迷人恨正赊,可堪荡子不还家,细风轻露着梨花”出自唐朝诗人顾敻的作品《浣溪沙·春色迷人恨正赊》,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色迷人恨正赊,可堪荡子不还家,细风轻露着梨花。
帘外有情双燕飏,槛前无力绿杨斜。小屏狂梦极天涯。
【注释】
①赊:多。韦庄《出关》诗:“马嘶烟岸柳阴斜,东去关山路转赊。”恨正赊,即恨正长。
②可堪:哪堪。荡子:指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
③飏:轻轻地飞扬。
④狂梦:荒诞之梦。一说即痴梦。《广雅·释诂》:“狂,痴也。”
【翻译】
春色迷人而愁怨却正长着,怎能忍受丈夫远游不归,和暖的春风吹拂,轻柔的雨露滋润,梨花盛开。帘外的春燕似有情般相伴同飞,槛前的绿杨树无力地斜向一边,小屏风后只能空做着到天涯相随的梦。
【赏析】
《浣溪沙·春色迷人恨正赊》该篇词创作于五代时期,又传为冯延巳所作(见《阳春集》),但《花间集》、《全唐诗·附词》均作顾夐词,因此仍定为顾夐之作。
上片“春色迷人恨正赊”一句,起得出奇。“春色迷人”本应逗人喜爱,延之长久才好,因而每有叹惜春天“留不住”的诗词。可是此词却嫌恨它逗留人间的时间太长了,由“迷人”转而为“恨”,感情的落差似嫌太大,颇令人难以捉摸。但是紧接上一句“可堪荡子不还家?”以问作答,那原因再清楚不过了。这是少妇自问抑或问“荡子”抑或问别人,那无关紧要,总归她是在倾吐愁肠的来由:春色迷人,而荡子不在身边共赏,那闲愁怎能让人经受得了。又岂能不迁恨于惹她伤心的春色,嫌它漫长。
“细风轻露著梨花”一句,是写景,也是写人写情。清晨,春风拂面而来,雪白的梨花上缀着晶莹的露珠,格外清新幽雅,却又不无冷清之感,给人以“梨花带雨”即少妇落泪的感受。这句寓情于景,写少妇面对春景伤心不语,潸然泪下,表现了思妇那孤苦纤弱的心。
下片“帘外有情双燕飏,槛前无力绿杨斜”两句,是缘情写景。“有情”、“无力”相对而出,可见女主人公的心思不在乎赏春惜春,而在于寻求夫妻朝夕相伴的恩爱生活。在她看来,纵然是盎然滴翠的阶前杨柳,也以其无人伴赏而显得“无力”——黯然失色,毫无生机;只有象燕子那样结伴双飞,自由自在,才有情有意有乐趣。然而丈夫不在身边,眼前留给她的是一片索然。
但是,少妇不甘心于这等寂寞闲愁,结句“小屏狂梦极天涯”,尽写出她执着的追求。写女子用“狂”字,似与身分不合,却恰能写出少妇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急切心情,可知她定然能做出一个美梦。一句之中,“小屏”与“天涯”这样空间对比度极大的词语连用,也有极好的艺术效果。那屏后的少妇,为在梦中寻觅“荡子”,那怕到天涯海角,也无所顾及。纵然那里没有迷人春色,没有洁净的梨花,甚或没有双燕飞舞,没有杨柳依依,只要有他,便有情趣,有意义。于此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钟情,对爱情的坚贞。前人认为此结句有“振起全片”之妙,此评宜哉。这首词缘情写景,起伏跌宕,错落有致,语言优美动人,比喻贴切,含蓄蕴藉,结句振起全篇,殊可玩味。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送远》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 【查看全文】
2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查看全文】
3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柳曾逐东风拂舞筵》,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释 【查看全文】
4 居然对我说无我,寂历山深将夜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居然对我说无我,寂历山深将夜深出自唐朝诗人严维的作品《宿天竺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方外主人名道林,怕将水月净身心。 居然对我说无我,寂历山深将夜深。 【注释】 ①天竺 【查看全文】
5 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夏日谒智远禅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 院静鬼神去 【查看全文】
6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