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枪短剑如乱麻,争奈失计无投窜。金箱玉印自携将,任他乱芬芳”出自唐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酒泉子·每见惶惶》,其古诗全文如下:
每见惶惶,队队雄军惊御辇。蓦街穿巷犯皇宫,只拟夺九重。
长枪短剑如乱麻,争奈失计无投窜。金箱玉印自携将,任他乱芬芳。
【注释】
①酒泉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酒泉,甘肃酒泉市。742年至758年为唐代酒泉郡。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立。汉代应劭《地理风俗志》言“酒泉郡,其水若酒,故曰酒泉”。
②此句“每见惶惶,队队雄军惊御辇”一作“每见惶惶队队,雄军惊御辇”。句中“惶惶”,犹“煌煌”。鲜明,明亮貌。词中指起义军衣甲鲜明。“御辇”,指皇帝的车驾;
③句中“蓦”,原意为突然,词中做超越讲;“蓦街穿巷”即过街穿巷。
④句中“九重”,即九重城阙,是帝王所居之处;“争奈”,怎奈;
⑤句中“将”,音jiāng,携带。“芬芳”,指皇室贵族的子女们,或言指繁华的京城皇宫。
【翻译】
只见那一队队义军衣甲鲜明,雄壮的军威使皇帝胆颤心惊。过大街穿小巷直冲禁城皇宫,一心要夺帝位推到昏庸朝廷。长枪短剑乱纷纷干戈多如林,天子无良策仓皇逃窜出皇宫。携带着金箱玉印匆匆去逃命,听任他把金枝玉叶踏为灰尘。
【赏析】
《酒泉子·每见惶惶》上片着重写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大军挺进京城长安时的威武雄壮气势。百万雄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一直打进京城长安,惊乱了宫中养尊处优、骄奢淫逸的皇帝的平静生活,使王公贵族惶惶不可终日。但见支支雄壮的队伍,越过大街,穿过小巷,直逼皇家的宫墙。他们舍得一身剐,定要把无道的昏君拉下马。
下片侧重表现在神勇的义军面前,唐朝官僚大臣与封建皇帝惊慌失措的狼狈相,从而反衬出义军的勇猛顽强以及洋洋自得的情状。在枪舞剑挥之中,唐朝君臣胆战心惊,纷乱如麻。情急之下,更是没个主张,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四处溃窜,狼狈不堪。义军终于攻占了长安,赃银细软全带上,金箱玉印都拿走。作者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以“队队雄军”赞颂义军,以对“御辇”的“惊”,对“皇宫”的“犯”,对“九重”的“夺”,热情地肯定了义军的正义行动。而对唐朝的豪门望族、王公大臣及其主子皇帝,作者则表现出明显的贬抑与憎恨,书写其见义军的心理状态,用的是“惶惶”;描摹官僚溃窜,用的是“失计”、“无投窜”。通过这些词句,作者颂扬起义军的强大声势,嘲笑官僚贵族的慌乱狼狈。正是在这鲜明的对比之中,显示出作者鲜明的政治倾向。
用词的形式来写农民起义的内容,是较为少见的。民间文学是一个丰富的宝库,其中就珍藏着类似这样的宝贵遗产。词作语言凝练,文字朴实,风格豪壮,具有史诗的价值。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1、何当:如何才能 【查看全文】
2 莫闲愁。共绿蚁、红粉相尤。向绣幄,醉倚芳姿睡,算除此外何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莫闲愁。共绿蚁、红粉相尤。向绣幄,醉倚芳姿睡,算除此外何求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如鱼水帝里疏散》,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里疏散,数载酒萦花系,九陌狂游。良景对珍筵恼 【查看全文】
3 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出自宋朝诗人张枢的作品《瑞鹤仙卷帘人睡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 【查看全文】
4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出自唐朝诗人贾至的作品《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其古诗全文如下: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 剑佩 【查看全文】
5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 【查看全文】
6 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於潜僧绿筠轩》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