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语莺啼三月半,烟蘸柳条金线乱。五陵原上有仙娥,携歌扇,香烂漫,留住九华云一片”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天仙子·燕语莺啼三月半》,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语莺啼三月半,烟蘸柳条金线乱。五陵原上有仙娥,携歌扇,香烂漫,留住九华云一片。
犀玉满头花满面,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真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点百万。
【注释】
①烟:笼翠在柳树上的云气。蘸(zhàn):沾染。金线:形容嫩黄的柳枝。
②五陵:指西汉高帝、惠帝、景帝.武帝、昭帝五个皇帝的陵墓,在今咸阳市附近,由于地近长安,为游览胜地。仙娥:词中描写的女主人公。“娥”,美女。
③九华:九华山,在今安徽省青阳县西南。犀玉:华贵的首饰。花:花钿。《唐摭言》卷十引谚:“白头花钿满面,不若徐妃半妆”。
【翻译】
暮春时节燕子叫黄莺啼,烟柳绿条蒙蒙袅袅在弄眷。五陵原上的姑娘犹如仙娥,手摇着歌扇,香气烂漫,姑娘的心上人已经远去,留住的只是九华山的一片空云。满头珠玉装饰的姑娘好似花一般,有谁能理解她的愁苦?暗自相思双眼泪水涟涟。那串串眼泪就像珍珠,拈不散数不清,用红丝串上应有上百万。
【赏析】
这是一首怨词,写恋人远去,给姑娘带来的痛苦。词的上片先从景写起。前两句,勾画了暮春的景色;燕莺啼叫,柳条在春风中袅袅多姿。作者从动态着笔,写得有声有色。尤其是一个“乱”字,既形象地写出了柳条弄春的情态,也显露了主人公烦闷的心情,情和景交融在一起。经过景物的渲染,主人公出场了:“五陵原上有仙娥,携歌扇,香烂漫”。仙女般的姑娘何其美。歇拍告诉人们她这样出场目的,她是要留住那远去之人,可事与愿违,她只是“留住九华云一片”。作者笔锋一顿一折,婉转地表达了主人公心头的怨情。
下片开头一句直写主人公打扮之美,与上片“仙娥”暗映。接着掉转笔锋写道:“负妾一双偷泪眼”,又与上片怨人去暗映。主人公的怨情依然在这一顿一折中代现出来了。作品到此在表现怨情方面,已经非常形象、非常深沉了。可是最后几句作者又展开想象的翅膀,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抒写心中无限的怨和恨:“泪珠若得似真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应百万。”以真珠比泪珠,可见泪之多;以泪之多烘写伤心之极,从伤心之极正见出怨情之深。一个平常的比喻在这里却把主人公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这首词揭示了当时中国女性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追求,以及她们这种追求并不为男子所珍视的社会现实。感情直朴而深沉。
相关阅读
1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葬花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 【查看全文】
2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 【查看全文】
3 追思往昔年少。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别后暗负,光阴多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追思往昔年少。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别后暗负,光阴多少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倾杯冻水消痕》,其古诗全文如下: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迟迟淑景,烟和 【查看全文】
4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出自宋朝诗人许棐的作品《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 【查看全文】
5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出自于诗经作品《伯兮》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查看全文】
6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