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出自唐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生查子·三尺龙泉剑》,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注释】
①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任半塘《教坊记笺订》言:“《生查子》乃五言八句仄韵之声。今传辞虽以韩偓之作为早,但盛唐间韦应物已有其调。”旧说认为“查”即古“槎”字,词名取义与张骞乘槎到天河的传说。
②句中的“龙泉剑”,为古代传说中的宝剑。《太平寰宇记》载,据传有人用龙泉县的水铸成宝剑,剑化龙飞去,故称。又《晋书·张华传》记,晋人雷焕曾在丰城(在江西省)监狱一屋基下掘得双剑,上刻文字,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③句中“一张落雁弓”原作“金落雁一张弓”,刘盼遂校此句衍“金”字;任中敏(号二北)《敦煌曲校录》改为“一张落雁弓”。“落雁弓”与下句之“金花箭”,均弓箭之美称。
【翻译】
我有三尺龙泉宝剑,一直藏在剑匣之中,不曾给人看见;我有一张虚发而能落雁的良弓,以及百只雕着金花的箭,这些武器都是用来报效国家的。这些年来我为国竭尽忠心,曾经参加过艰苦的战斗,一心想着要先立下显赫的功勋,在建功立业以后再去当面觐见君王。
【赏析】
戍边将军腰缠三尺龙泉宝剑,吹毛断发,寒光闪闪。只是平日里,它静静地斜卧金鞘之中,很少有人识得其庐山真面目。他身上佩戴的那张良弓,射雁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随身携带的百只神箭,箭羽迸发似金华,耀人眼目。他曾在出生入死的前线冲杀征战,曾为保家卫国戍边守土竭尽忠贞。他立志不断地建功立业,期望有一天能够得到君王的召见,扬名天下,威震八方。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是一首赞颂爱国将军之词。上片通过爱国将军佩备的剑和弓来塑造将军的形象。龙泉宝剑三尺长,剑匣里面暗收藏,一张良弓射落雁,百只箭镞闪金光。妙在不直接描绘将军魁梧的身材,而是通过这罕有的宝剑良马,使读者感受到将军的威武和超群武艺。下片着重写将军的精神风貌,揭示其内心活动。他为国竭尽忠心,南征北战,历尽艰辛,他渴望建功立业,博得君王赏赐。至此,一个性情略显张狂,但质朴率真、憨直爽朗、英武过人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光彩照人。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语言浅显明白,词风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爱国主义的乐观情调,抒发了爱国将军要求为国建功的英豪之气。
相关阅读
1 朝云不改旧时颜,飞下屏山。严城乍报三通鼓,何繇得、遮梦重还。露叶犹闻响屧,风帘莫碍垂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朝云不改旧时颜,飞下屏山。严城乍报三通鼓,何繇得、遮梦重还。露叶犹闻响屧,风帘莫碍垂鬟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风入松朝云不改旧时颜》,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云不改旧 【查看全文】
2 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五古挽易昌陶》,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馀哀。 衡阳雁声彻 【查看全文】
3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朝诗人韩翎的古诗作品《寒食》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查看全文】
4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上李邕》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 【查看全文】
5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出自宋朝诗人刘翰的作品《好事近花底一声莺》,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 【查看全文】
6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出自唐朝诗人储光羲的古诗作品《钓鱼湾》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