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42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作品《柳枝词·风情渐老见春羞》,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注释】
  ①风情:风月之情,指男女相亲相爱之情,这里指好容貌。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有词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羞:羞愧。
  ②芳:《全唐诗》等本有作“消”。芳魂,指美人的魂魄。到处:随处,各处。旧游:以往游览所经之处。
  ③多谢:一作“多见”,《全唐诗》、《西溪丛语》、《墨庄漫录》等本均作“多谢”。长条:指柳树下垂的枝条。似:好像。
  ④强:勉强,强迫。烟穗:形容柳树枝叶下垂为雾气笼罩的样子。穗,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的顶端,叫做穗。
  【翻译】
  无。
  【赏析】
  此词调名于诸本二主词或作《柳枝》、或作《杨柳枝》。这首词于清《全唐诗》中有题作“赐宫人庆奴”。据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载:“江南李后主尝于黄罗扇上书赐宫人庆奴云:‘……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想见其风流也。扇至今传在贵人家。”明顾起云《客座赘语》中亦云:“南唐宫人庆奴,后主尝赐以词云:‘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书于黄罗扇上,流落人间,盖柳枝词也。”其他如《西溪丛话》、《六砚斋三笔》等本中,也都有类似的记载。由此可见,这首词当是李煜前期的作品。这首词是李煜代宫女庆奴书、书后赐与庆奴的,所以词中的主人公是宫女。
  开篇“风情渐老”直写女主人公青春不再,人老色衰。“风情”本来是说男女欢爱的情怀,但这里指的是女人容貌和情态。“见春羞”是自觉羞于见春之意。春花盛开,春色明媚,是女子容颜娇美艳丽的映照,而此时不敢与之相比喻。说明了女子年华已逝,美艳不复当初的自伤自艾。诚如顾起元语:“‘见春羞’三字,新而警。”比喻生动,情怀毕现。“到处”是指女子原在宫中受宠时的恩爱欢情,处处都曾留下过她与他的足迹和影子。此处用来颇有深意,既表示对过去的无时无刻的怀恋,也喻示出如今处处见情伤心、触情生愁的感慨。“芳魂感旧游”,旧地重游,情已不再,怎能不黯然魂消。“多谢”句以柳枝相喻,“似相识”照应“感旧游”,正是女子怀思、处处生情的真实写照。“强垂”二字愁意渐深,柳枝本无“强垂”之意,但人总有邀宠之心,刻意求宠,而又因“风情渐老”而求宠不得,所以勉强不来的无可奈何之情让人感伤不已。
  全词以第一人称口吻写成,既有直叙,也有妙喻,通过宫女的感伤情怀侧面地透露出她的不幸身世,虽是李煜代笔,但个中深情却真切动人。词中以柳枝喻人,以“强垂”喻境,喻象别致、生动,手法清新、自然,情景交合,颇为感人。不过,也正因是李煜代抒宫女之情,词中难免有以帝王之眼看宫女之色的庸俗感觉,格调相对不高。


相关阅读
1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清平乐风鬟雨鬓》,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 【查看全文】

2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出自宋朝诗人赵长卿的作品《临江仙暮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 【查看全文】

3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出自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 【查看全文】

4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出自唐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生查子三尺龙泉剑》,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为国竭 【查看全文】

5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出自宋朝诗人李彭老的作品《祝英台近杏花初》,其古诗全文如下: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旧时 【查看全文】

6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