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出自唐朝诗人薛昭蕴的作品《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释】
⑴蓼: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红蓼:开红花的水蓼。
⑵整鬟:梳理发鬟。
⑶含嚬(也作“颦”):愁眉不展。浦:水滨。
⑷愁煞:愁极了。棹船郎:撑船人,即船夫。
⑸帆尽:船已远去,不见帆影。以“帆”借代船。
【翻译】
无。
【赏析】
薛昭蕴不是画家,但他的这首《浣溪沙》却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
词的上片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苍凉、寂寞。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盛装的佳人。这三句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但这些并没有使画面热闹起来。秋风、秋雨、红蓼、鸥迹、孤独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第三句“整鬟飘袖野风香”还给读者留下了这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
过片“不语含嚬深浦里”承上启下。“不语含嚬”的人就是上片“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么“不语含嚬”,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这里并没有有些注家所讲的要“放船自适”、“临流往返”的意思。“煞”是表示极甚之辞,不过“愁煞”在这里是“为难了”、“难坏了”的意思,愁的分量是很轻很轻的。词的最后一句,拓开一层讲:“燕归帆尽水茫茫。”说在佳人默望中,燕子归去了,江上的征帆过尽了,剩下的只有茫茫江水。至此,方点明了怀人的主题,暗示了佳人的痴情和痛苦,也解开了上文一个又一个的悬念,结束了全词。最后一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这样以一个饶有余味的画面结尾,既合水乡秋景,又关人物心情,景情俱佳。
相关阅读
1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明,黛眉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明,黛眉轻出自唐朝诗人张泌的作品《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其古诗全文如下: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蜒。好是问他来得么 【查看全文】
2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出自唐朝诗人柳中庸的古诗作品《征人怨》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 【查看全文】
3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出自宋朝诗人侯蒙的作品《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其古诗全文如下: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查看全文】
4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出自唐朝诗人郑遨的作品《富贵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注释】 ⑴间:间隔,错杂地缀着。 ⑵珠翠: 【查看全文】
5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 【查看全文】
6 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其古诗全文如下: 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