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3:50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出自宋朝诗人侯蒙的作品《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其古诗全文如下: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释】
  ⑸吹嘘:吹助,指风吹。唐孟郊《哭李观》诗:“清尘无吹嘘,委地难飞扬。”
  ⑹蟾宫:月宫,月亮。唐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因以指科举考试。
  ⑺碧霄:青天。
  【翻译】
  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画工将我画在风筝上,那么我正好借着风力,乘风直上。
  在半空中,风慢慢吹来,我觉得身体渐渐平稳了,只觉得要飘到月宫去了。此时正是雨后,夕阳西下之时,又有多少人身在平地,羡慕我登上了碧霄之中啊。
  【赏析】
  下片紧承上片末两句的句意,由写风筝怎样飞上天空转写飞空之后的情形;同时在寓意方面既承上文,又拓新境,全力以赴地开始对封建社会中那些得势一时之徒,从外形到内心展开全面的揭露,给予辛辣的讽刺。
  “才得吹嘘身渐稳”,明写风筝得风吹助,渐渐平稳地飘飞起来;暗喻那些趁势爬上社会高层的人得到权势者的吹捧,社会地位逐渐地稳固起来。“吹嘘”一语双关,贬意显豁。“只疑远赴蟾宫”,明写风筝越来越远地高飞,只怕是要飞到月宫去了;暗喻那些一心往上爬的人简直要去蟾宫折桂、一品登科了。俗传月中有蟾蜍,又传月中有桂,人们常以蟾宫折桂为登科之称。“雨余时候夕阳红”,明写风筝在雨过天青、落日通红之际飘飞天穹的景象;暗喻爬上去的人那种有如拨开阴霾而飞黄腾达的景象。三句用韵,一气而下,名写风筝高飞,实写小人心理,纯用比喻手法,进行双关刻画,把那些讽刺他妄想上天者的隐秘企图揭示得酣畅淋漓,入骨三分。“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在连用比喻之后,转用直露描述,赤裸裸地说:在那平地上,有几个人正在眼巴巴地看着我高飞青天之上。进一步描绘了得势小人洋洋得意的神态。名义上是写风筝,实际上是写人,勾勒出一个势利小人得势后自鸣得意的面貌。
  此词还可解读为词人借风筝表达自己的志向。按此理解,开头是自问亦是自答,说自己其貌不扬,怀才不遇。“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写风筝也是写词人的志向。“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是词人借风筝来表明自己的志向,那就是去“蟾宫”折桂,成就自己的功名事业。“雨余时候夕阳红”,是写雨过天晴,傍晚时分夕阳无限红。风雨是自然界的风雨,同是也是词人所遭受的人生的风雨,风雨之后,属于自己的阳光终究会到来,词人始终坚定的相信,他终将会大器晚成。最后两句表面是写绘有诗人形象的风筝飞翔于碧空之中,平地上人们都在观看,其实是借风筝飞翔碧空来表达自己的不凡志向。


相关阅读
1 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赠知音》,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羽花冠碧树鸡,未明先向短墙啼。 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 星汉渐移庭竹影, 【查看全文】

2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词作品《重过圣女祠》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查看全文】

3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横塘》,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注释】 1.横塘:在 【查看全文】

4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 【查看全文】

5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白帝城最高楼》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查看全文】

6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沁园春雪》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