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46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出自唐朝诗人牛希济的作品《生查子·新月曲如眉》,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注释】
  ①生查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尊前集》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南吕宫。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②新月:阴历月初的月亮。
  ③团圞:团圆。
  ④红豆:又名相思豆,草本植物,种子形如豌豆。
  ⑤劈:剖开。桃穰:桃核。
  ⑥仁儿:桃仁。这里“仁”与“人”谐音,意思双关。
  ⑦连理:不同根的草木,它们的枝干连成为一体。古人喻夫妇为“连理枝”。
  【翻译】
  新月弯弯如眉毛,没有圆的意思。不忍心看红豆,满眼都是相思泪。整天劈核桃,那人像桃仁嵌在核壳中一样嵌在我心中。两朵隔墙相望的花,早晚会结成连理枝。
  【赏析】
  上阕以“传情入景”之笔,抒发男女间的相思之苦。作者借“移情”笔法,赋予视野中的客观景象以强烈的主观情感,使天边新月、枝上红豆都染上别离相思的情愫。“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明为写月,实则喻人,作者以眉比月,正暗示出相思人儿因不见团聚而双眉紧蹙,郁闷不欢的愁苦之态。“红豆”本是相思的信物,但在离人的眼里却是贮满了忧伤,令人见之落泪。一弯新月,数枝红豆,词人撷取传统的寄寓人间悲欢离合、别离思念之情的两种意象,正表达出对爱人的无限深情和思之不得的痛切缺憾。
  就内容而言,下阕为上阕之顺延;就感情的“走向”而言,二者又有着微妙的差异。如果说上阕中写相思还只是借助于意象的寄托,情感的附着还比较虚幻,词中的情绪基调也是一种充满残缺感的低沉.那么下阕中的情感就相对地落到了实处,词中流露着的、是充满希冀的向上的基凋。“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一语双关,看似百无聊赖的行为,正寄托着主人公对心上人丝丝缕缕的情爱和日复一日的期盼。“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更表明对爱情的充满信心,尽管花阡两朵,一“墙”相隔,但相爱的人儿终将冲破阻碍,喜结连理。整首词写得情致深长,淋漓沉至。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极其自然地运用了南北朝民歌中的吴歌“子夜体”,以下句释上句,托物抒情,论词家评曰:“妍词妙喻,深得六朝短歌遗意。五代词中希见之品。”


相关阅读
1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出自唐朝诗人李弥逊的作品《春日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释】 ⑴狼 【查看全文】

2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出自元朝诗人关汉卿的作品《四块玉意马收心猿锁》,其古诗全文如下: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 【查看全文】

3 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衰柳啼鸦,惊风驱雁,动人一片秋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衰柳啼鸦,惊风驱雁,动人一片秋声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庆春宫云接平冈》,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衰 【查看全文】

4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涳濛。翠鬟初出绣帘中,麝烟鸾佩惹苹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涳濛。翠鬟初出绣帘中,麝烟鸾佩惹苹风出自唐朝诗人和凝的作品《临江仙海棠香老春江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涳濛。翠鬟初出 【查看全文】

5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洞仙歌咏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 【查看全文】

6 四岁知名姓,眼不视梨栗。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四岁知名姓,眼不视梨栗。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骄儿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名姓,眼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