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03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出自唐朝诗人李弥逊的作品《春日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释】
  ⑴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⑵张罗地:即门可罗雀,十分冷落。《史记·汲黯传》说,汉翟公官廷尉,宾客阗门,后来失势废官,门外可安置捕鸟的网罗。
  ⑶宿鸟:天黑归巢的鸟。
  【翻译】
  小雨如丝一般,似乎是要将春天网住;落花满地,残叶堆积,时间已近黄昏;车马尘嚣不会进入这门可罗雀之处;在鸟雀的叽喳声中我独自将门掩上。
  【赏析】
  此诗的前两句写眼前的春景。时当晚春,细雨廉纤,像织就了一张丝网,想要网住春光。这句是宋人以文为诗的典例,短短七个字,却有多层意思:小雨丝丝,描绘小雨飘飘洒洒,绵密轻飏,是一层意思;由雨丝的状貌,想到了真正的蚕丝,又是一层意思;由雨丝交织的状况,想到由丝织成的细网,是一层意思;由暮春时令及网,想到眼前的雨似乎想把春网住,即把春留住,又是一层意思。这样写,层层递进,设想及比喻都十分新颖。尤其是“网春”二字,道人所未道,令人拍案叫绝。就这么一句话,便将诗人感叹春日易过、逝水难回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春天毕竟是留不住的,所以第二句放手写残春。眼前是落花狼藉满地,天色黯淡,已近黄昏。这句是景语,也是情语。上句的小雨,这句的落花、黄昏,这清冷凄凉的境地,正如李清照词所表达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诗人正是借景吐露自己寂寞难忍的情愁。
  上两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便因情写景。首先用翟公罢官后门可罗雀的典故,说自己罢官后门前冷落的情况;然后写自己在归巢的鸟儿的鸣叫声中,关上了家门。上句感叹世情冷暖,下句写寂寞无聊的哀伤。“宿鸟”应上半的黄昏,以鸟声衬托前句门前的冷落,“自掩门”的“自”字,充满了落魄的感叹。既然门可罗雀,没人来访,门自然用不着开,可他的门居然开了一天,到这时候,暮色沉沉中,他才去关门。这举动等于告诉人们,他是多么希望有人来,黄昏关门是何等无可奈何,他关的不单单是一扇门,又关闭了一整天的等待与期望。这样一折,上句“车尘不到张罗地”的愤疾更为加深,诗人不甘寂寞的心情也暴露无遗了。
  李弥逊被罢官后,心情不佳,所以反映到笔下的春景也是如此低沉,可见他胸中渟蓄着无数的不平。在官场时,感于官场的复杂与黑暗,想要挂冠归隐,与麋鹿为友;一旦真正被排挤,回到家中,无所作为,又会因报国无门而感叹寂寞,愤愤不平,大多数正直而有志向的文人,几乎都碰到过这类矛盾。李弥逊是如此,被人们普遍称赞的司马光也是如此。司马光罢官后也作过一首与李弥逊类似的诗,中有句云:“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愤疾之情,溢于言表。
  诗以春暮黄昏,落花狼藉寄托政治上的失意,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下半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非常相似。


相关阅读
1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行路难缚虎手》,其古诗全文如下: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 【查看全文】

2 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云鬓乱,未忺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云鬓乱,未忺整出自宋朝诗人李玉的作品《贺新郎篆缕消金鼎》,其古诗全文如下: 篆缕消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 【查看全文】

3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出自唐朝诗人王粲的作品《七哀诗边城使心悲》,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 【查看全文】

4 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易阳早发》,其古诗全文如下: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 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 复此凉飙至,空 【查看全文】

5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出自宋朝诗人魏野的作品《书友人屋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娴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 静想闲来者, 【查看全文】

6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出自于诗经作品《杕杜》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