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出自宋朝诗人张枢的作品《瑞鹤仙·卷帘人睡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
【注释】
1、卷帘人:李清照《如梦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里指闺中人。
2、卖花声: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此句谓卷帘人放燕子归家商量春天消息。而其青春不知不觉消逝。
【翻译】
卷帘人睡醒,放燕子飞进屋中,和它们商量春天的事情。还有多少春光能让百花吐艳露红?将逐渐叶残色衰的预兆都含藏在卖花声中。可眼前的花草并不忧虑将来的处境,它们披着嫩绿的颜色,把面容变得忽紫忽红。它们感到这只是寻常的事情,把自己的命运一半交给小溪流水,一半交给喜怒无常的东风。
苔藓还带着雨水冲刷过的痕迹,云雾又在竹林中滋生,这天气说雨不雨、说晴不晴。小船在岸边静静地泊停,西湖上此刻有多少吹拉弹唱的歌声。粉色的蝴蝶死守着落花不动,为贪寻花香它们宁可让双翅被雨水淋得沉重。谁能理解我心头涌出的一点新愁,寸心之中牵挂着他万里行程。
【赏析】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这几句以人为中心,写主人公在春睡醒来后所听到的两种春之声,从春睡中醒来,忙把帘栊高卷,好放窗外那对呢喃私语的燕子进来,听听它们到底在商量些什么春事。外面的卖花声此起彼伏,词人不禁联想到春花的凋残零落,暗惜起春光的所剩无多来。这一部分中,“卷帘”句在章法上有总领全篇和开启下文的作用。是交代“视点”,以下风景皆从此写出。词人听到了两种春声,唤起了他一喜一忧两种情绪。燕子的呢喃私语使他兴奋和好奇,而卖花声则让他感到了春光的匆匆流逝,觉得春天将最终消失在这些叫卖声中。
“吟边眼底,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这几句描摹西湖四周的暮春景象,边沉吟边观望,但见湖畔四周一片绿暗红稀,百般红紫先后零落,一半被东风吹走,一半流落于溪水之中。这几句渲染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萧瑟意境,但画面又很凄美逼真,让人如睹其色。“甚等闲”一词表达出词人对“匆匆春又归去”的深切惋惜。“移红换紫”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意生动而简洁。“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与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的笔法十分相近,清新而别致。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过片四句仍承上片之“吟边眼底”写词人眼中的暮春天气。还有那碧绿的青苔,被春雨滋润和冲刷得愈发青翠鲜亮。天上云卷云舒,与疏疏的竹影相互映衬,打造出一片欲晴还阴的天气。这里对江南暮春天气的描绘也很逼真,而且也与词人淡淡的喜悦与忧愁相杂的心情相吻合。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水槛遣心》,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 【查看全文】
2 山绕水,水萦城。柳边沙外古今情。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绕水,水萦城。柳边沙外古今情。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鹧鸪天席上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观青红倚快晴。惊看陆地涌蓬瀛。南园花影笙 【查看全文】
3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西施咏》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 【查看全文】
4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春风一马春风北首燕》,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 【查看全文】
5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出自汉朝诗人刘桢的作品《赠从弟泛泛东流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 【查看全文】
6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房中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