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有约不来梁上燕,十二绣帘空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05

  “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有约不来梁上燕,十二绣帘空卷”出自宋朝诗人陈允平的作品《清平乐·凤城春浅》,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有约不来梁上燕,十二绣帘空卷。
  年共倚秋千,今年独上阑干。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
  【注释】
  ①《清平乐》(qīng píng yuè):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均用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
  【翻译】
  无。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妇之思的词作,大概作于词人留居钱塘之时。
  全词以“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起句。“凤城”即南宋京城临安。“春浅”言初春,指出季节。“寒压花梢颤”,因时为初春,故残寒肆虐,花梢打颤,“压”字给人以寒气如磐的沉重之感,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同时也暗示着人物怨恨的特有心境。这是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有约”一句言因为刚入春天还冷的缘故,因此见不着燕子踪迹。此写燕,实用以寄托思妇的重重心事。说“有约”,是嘱燕传递天涯芳信,但燕却违约不来,故接用“十二绣帘空卷”一句,将闺妇思夫的烦恼无端发泄到燕子身上。“十二绣帘”,泛指帘幕。燕巢梁上,垂帘妨碍燕子活动,故须卷起。“空卷”一词,寓有思妇盼燕归来的急迫心情和对梁燕不来的惆怅与空虚,思妇在春寒中翘首期盼的痴怜之态跃然纸上,真切生动。
  下片之结构,全由上片结句而来,正面抒写思妇的相思幽怨情怀。“去年共倚秋千”一句意即见秋千而触动旧欢,用“去年”,引出往昔情事,心中荡起一层幸福的涟漪。“今年独上阑干”一句,忽又跌入眼前“独上阑干”的寂寞凄清苦闷之情。“去年”“今日”,一欢一恨,形成鲜明对比。结句转入幽怨,埋怨所爱的人不能及时惜花,误了花期,相思之重,故埋怨之深。
  全词所写虽然缠绵悱恻的闺怨之情,但艺术上有其鲜明的风格和特色。就结论而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平正和谐,而缺乏变化,虽然不能反映起伏不定的感情,却正好适宜于表现幽怨与含蓄的情怀;就人物而论,没有涉及女性的体态服饰,写其轻嗔薄怒之态,人却隐而不露,走见词风的平正雅致。语言含蓄委婉,清丽可人。铭心刻骨的相思一诉诸文字,却成了“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这里,没有直白的表达,也没有强烈指责,有的只是“十二绣帘空卷”的痴心与怅然,和平婉曲但含思凄迷哀婉,而思妇的情态及思绪的微澜,描画得生动传神。南海伍崇曜跋《日湖渔唱》,曾标举此词下片云:“清转华妙,宜玉田生秀冠江东,亦相推挹矣。”这“清转华妙”四字,道出了此词的艺术特色。


相关阅读
1 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鹏翼垂空》,其古诗全文如下: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还又向、九重深处 【查看全文】

2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作品《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 【查看全文】

3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出自唐朝诗人刘方平的作品《春雪飞雪带春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注释】 ①徘徊:来回地行走。诗 【查看全文】

4 随处春光,翠阴那只西湖柳。去年溪上牡丹时,还试长安酒。都把愁怀抖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随处春光,翠阴那只西湖柳。去年溪上牡丹时,还试长安酒。都把愁怀抖擞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烛影摇红麓翁夜宴园堂》,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月侵阶,彩云林外笙箫透。银台 【查看全文】

5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石头城》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释】 【查看全文】

6 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倾杯鹜落霜洲》,其古诗全文如下: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