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伊州,秋色芭蕉里。娇和醉。眼情心事。愁隔湘江水”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点绛唇·香泛罗屏》,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泛罗屏,夜寒著酒宜偎倚。翠偏红坠。唤起芙容睡。
一曲伊州,秋色芭蕉里。娇和醉。眼情心事。愁隔湘江水。
【注释】
①点绛唇:词牌名。取以江淹“明珠点绛唇”诗句而命名。调见南唐冯延巳《阳春集》。又名“十八香”、“沙头雨”、“南浦月”、“寻瑶草”、“万年春”、“点樱桃”。双调,四十一字,仄韵。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五句四仄韵。
②伊州:即《伊州令》,唐教坊曲名。
【翻译】
无。
【赏析】
上片“香泛”四句,是少妇“芙蓉”的忆旧。词人以女主人公的口吻说:“室中屏风内香气满盈,我被郎君从睡梦中唤醒。郎君说,要我陪伴他在这寒夜里偎倚相亲,饮酒作乐。因两人倚偎在一起,并且还饮酒作乐,所以使我的身上、头上那些红红绿绿的饰物也因之而歪斜、坠落。”
下片“一曲”五句,是少妇思离人之情景。“伊州”,即《伊州令》,为少妇思郎的词曲。此言少妇因为思念离别的郎君,闲极无聊,低吟起《伊州令》,借以聊解愁思。而深秋时节,连芭蕉叶也泛黄变色,这不禁令人触景生愁。娇小的少妇微含醉意,眼中却透露出满腹愁思,因为郎君远在湘水边上,所以无法与他相聚。下片含有作者另外一首词《唐多令·惜别》“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句意。
全词以对旧日男女亲密关系的回忆,衬托出一位孤独的少妇虽吟唱、饮酒亦难解离恨别愁之情景。前后对比鲜明,那位孤独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
攫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画鹰》,其古诗全文如下: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攫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 【查看全文】
2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武陵春》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 【查看全文】
3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石壕吏》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 【查看全文】
4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出自宋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桂枝香吹箫人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 【查看全文】
5 劝琼瓯。绛唇启、歌发清幽。被举措、艺足才高,在处别得艳姬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劝琼瓯。绛唇启、歌发清幽。被举措、艺足才高,在处别得艳姬留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如鱼水帝里疏散》,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里疏散,数载酒萦花系,九陌狂游。良景对珍筵恼 【查看全文】
6 一叶落,褰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叶落,褰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出自唐朝诗人李存勖的作品《一叶落褰朱箔》,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叶落,褰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