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玉漏迟·雁边风讯小》,其古诗全文如下:
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秦镜满。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摩泪眼。瑶台梦回人远。
【注释】
⑴玉漏迟:词牌名。调见宋祁词。因唐白居易诗有“天凉玉漏迟”,故名。双调,九十四字,上片十句,下片九句,各五仄韵。亦有九十、九十三字词体。此首词为正格。
⑵瓜泾:《苏州府志》:瓜泾在吴江县北九里,分太湖支流,东北出夹浦会吴淞江。
⑶空:一本作“云”。
⑷对:一本作“临”。
⑸万里:一本作“共一”。
【翻译】
无。
【赏析】
“雁边”三句,月未升之景。“飞琼”,月亮的别称。此言从天边随风隐隐约约传来远去的雁声,天上的琼楼玉宇——月亮还不知在什么地方,青天碧云却已渐渐转入昏暗。“露冷”两句,遥想爱人赏月情状。言中秋的夜晚已有凉意和寒露,所以如果伊人伏在栏干上等待月出,她洁白得似白玉般的藕臂,恐怕会被栏干上沁出的露珠冰得冷颤颤的难受。“净洗”两句,述月出。此言圆月终于从东方升了上来,顿时天空中明亮如昼。浮云似洗,如片片白玉般镶于月边。明亮的月光胜过了地上的灯光,两相掩映在花丛之中,使人分不清哪是花影,哪是月影,哪是灯影。“秦镜满”三句,既结束上片称赞月圆,又启下片之离愁意。言到了中秋节,天上的月亮最圆满,但人世间的八月十五只是秋天的一半。词人因秋已过半,人在瓜泾却仍旧未能与爱人相聚,而倍感离别之苦,所以反而怨恨起圆月不肯为离人着想也作半圆状,而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上片扣题“瓜泾度中秋夕赋”。
“每圆处”三句是说:每月月半我们都能见到这个圆圆的满月,为什么世人都说今天中秋晚上的月亮显得更为圆满呢?本来天上月儿圆,世间人团圆都是大喜事,而如今我却是远离伊人,羁旅瓜泾,寂寞对圆月,更增添了许多烦恼,所以我对月悲歌,临风泄怨,渲泄着心中的离愁别恨。“万里”两句,词人说:普照人世的圆月呀,不知您在天上将会被多少云雾遮隔?由此想到自己羁旅他乡,也不知会遭受到别人多少欺凌?“孤兔”四句。言自己独赏明月不觉迷糊睡去。当晓风起时,才从梦中醒了过来,他擦拭着因梦而流泪的双眼,抬头望去,银河已经西斜,孤零零的圆月却仍旧清光泻地照耀一切。词人记起梦中曾与爱人相聚,但醒后才知是一场空欢喜,这种孤旅客中的凄凉景况,怎不叫人兴一大哭啊!下片忆爱人、叹离愁。
相关阅读
1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出自于诗经作品《祈父》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查看全文】
2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题宣州开元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朝谢脁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 【查看全文】
3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出自先秦诗人伯夷的作品《采薇歌登彼西山兮》,其古诗全文如下: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 【查看全文】
4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出自唐朝诗人谭用之的古诗作品《秋宿湘江遇雨》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查看全文】
5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李凭箜篌引》第七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 【查看全文】
6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达摩支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君不见无愁高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