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尘犹沁伤心水,歌蝉暗惊春换。露藻清啼,烟萝澹碧,先结湖山秋怨”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齐天乐·曲尘犹沁伤心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曲尘犹沁伤心水,歌蝉暗惊春换。露藻清啼,烟萝澹碧,先结湖山秋怨。波帘翠卷。叹霞薄轻绡,汜人重见。傍柳追凉,暂疏怀袖负纨扇。
南花清斗素靥,画船应不载,坡静诗卷。泛酒芳筒,题名蠹壁,重集湘鸿江燕。平芜未翦。怕一夕西风,镜心红变。望极愁生,暮天菱唱远。
【注释】
⑴江湖:指“江湖诗派”。
⑵极:一本作“眼”。
【翻译】
无。
【赏析】
《齐天乐·曲尘犹沁伤心水》作于吴文英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时的一个夏天。词题中的“江湖”,指当时与吴文英结交的“江湖派”诗人。
“曲尘”两句。“曲尘”,指酒曲中的酵母菌,色微黄如尘,故名。“伤心水”,即是酒。所谓“举杯消愁愁更愁”之谓也。“沁”,因古时酒分清酒与漉酒两种,饮漉酒需用纱布过滤,故称“沁”。此言词人与诸友泛舟西湖,饮酒作乐,包着酒曲的纱布中不断“沁”出漉酒来,岸边树上的蝉鸣声,暗示着春天已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露藻”三句。“露藻”,指水色。“烟梦”,即指远山树林,因色呈灰白似烟似梦,故名。“淡碧”,指舟中所见岸边草地,四字兼顾远近景色,足见词人炼字炼句的功力。此言词人沐浴在大自然的湖光水色之中,远山树林似烟似梦,近处岸边草色淡碧,酒中无乐即以清唱(“清啼”)助兴。然而眼中山水虽美,天时循环,总会到秋尽冬至的萧瑟季节,故眼前美景亦转为秋怨,词人不可能无残老之悲。此实是词人“感时花溅泪”的心理感触也。“波帘”三句。“汜人”,指浪迹天涯之人,词人自称也。此言湖面平静如帘,山色倒映其中像被湖水摄进去的绿色画卷,天上的彩霞薄似轻绡,词人感叹:啊!这种美景终于又被我见到了。“傍柳”两句。言时近夏日,天气渐热,他们在湖上泛舟多时,这时就荡舟至岸边柳荫下遮阳。朋友相聚毫无顾忌,所以都敞怀宽袖,反执团扇去热。
“南花”三句。言同舟都是诗文朋友,所谈无非风花雪月,船上就不再备诗词文集了。“泛酒”三句,“筩”,即筒字。本指粗竹管,这儿指竹制的酒杯。言竹杯中满溢着芳香的醇酒(即漉酒),大家喝得酒酣耳热,遂诗兴大发,弃舟登岸即兴在破败的断壁上面题诗。这真又是一次“江湖诗派”的隆重聚会啊。“湘鸿江燕”,即泛指江湖派诸友。“平芜”三句。言如今一眼望去草木葱茏一派春末夏初的繁茂风光,但只怕西风骤起,一夜之间红叶就会飘满湖面。这三句与上片“暗惊春换”等句相呼应,但尚在春末却愁起秋风箫瑟之时,词人忧郁凄苦之心于此可见。“望极”两句,复归眼前景作结。言己极目远眺湖面景色尽收眼底。夕阳西下,渔家女儿唱着《采菱曲》等民歌随船渐行渐远,而词人的心中随着歌声的渐消,又滋生出一股无名的愁思。全词紧扣“与友泛湖”,将描述湖光山水,与友饮酒赋诗及游湖感触尽融于一词之中。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出自于诗经作品《君子于役》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 【查看全文】
2 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玉泉道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早农半华实,夕水含风凉。 遐想云外寺,峰 【查看全文】
3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西溪近郭西溪好》,其古诗全文如下: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 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 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 天涯常 【查看全文】
4 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清商怨葭萌驿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鸳机 【查看全文】
5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出自唐朝诗人胡令能的古诗作品《喜韩少府见访》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查看全文】
6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古诗作品《洛桥晚望》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