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出自唐朝诗人胡令能的古诗作品《喜韩少府见访》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注释】
⑴忽闻:突然听到。
⑵来相访:来拜访。
⑶着:动词,穿。
⑷不惯:不习惯。
【翻译】
突然听到梅福前来造访(寒舍),(我)笑着穿上荷衣走出草堂,村里的小孩很少见过官员的车马(那浩荡的气势),都慌忙跑到芦苇荡的深处躲藏。
【赏析】
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言绝句,诗的生活气息很浓。题目中的“喜”字就透出了作者当时的欣喜心情,是全诗的文眼,为全诗定了基调。
诗的第一句,从“忽闻”写起,一个“忽”字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写出了出乎意料的惊喜;第二句从情态、动作写,“笑”扣题目的“喜”字,穿衣迎接动作,透着一股乐不可支的心情。这两句诗从正面写“见访”情景。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的情景,一方面写出了平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一方面也写了当时的官员们的威势在孩子们心里的影响;再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虽地位低下但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同时并写出了诗人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见访”,委婉含蓄,而且最富于生活气息。
相关阅读
1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出自唐朝诗人牛希济的作品《生查子春山烟欲收》,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 【查看全文】
2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扶风豪士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 【查看全文】
3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作品《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 【查看全文】
4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旅夜书怀》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 【查看全文】
5 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出自唐朝诗人郭熙的作品《四时之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 【查看全文】
6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