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释】
⑴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后用为词牌,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
⑵丙辰岁:庆元二年(1196),岁不尽五日:谓除夕前五日。
⑶吴松:江名。古称松江。
⑷重云:重重云层。
⑸石塘:在苏州的小长桥。
⑹打头风浪:迎头风浪
⑺恶:猛,厉害。
⑻禁持:“禁”通“今”,摆布。
⑼浦:水滨。
⑽棹:划船的工具,船桨,也指船。
⑾长亚门:长得靠近门楣。
⑿一年灯火:指春节至元宵节的灯笼、焰火之类。
⒀要:通“邀”。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
【翻译】
重叠的彤云低压着,连大雁也吓得不肯啼叫了。当航船经过石塘西畔时,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船儿被迎头打来的风浪恶作剧地摆布着。迎着归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渐生出一层嫩绿;小小的梅树,新枝该长得压着门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灯节已经开始了,仿佛在催促我:快点回来啊。
【赏析】
“雁怯重云不肯啼。”起笔写向空中。大雁无声,穿过重云,飞向南方。南方温暖,对大雁来说,是一温馨的家,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作者归家的情景。长空彤云重重密布,雁儿心情紧张,故说“怯”字。但雁儿急于回家,一个劲往南飞,故不肯啼。此一画面,恰成词人归心似箭的写照。“画船愁过石塘西”,次句写出自己,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又妙。作者既然归家但是描写的却都是惨淡景象,“打头风浪恶禁持”,作者巧妙的写出了实情,大风阻挡词人归路,人间有风浪猛打船头。天上有重云遮拦鸟道,对于思家心切的作者忧愁更深一步。
“春浦渐生迎棹绿”,过片仍写水面,意境却已焕然一新。浦者水滨,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轻拍桨橹。虽云渐生,可是春之一字,冠于句首,便觉已是春波骀荡,春意盎然。歇拍与过片,对照极其鲜明。从狂风恶浪过变而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紧接便是春波迎桨,画境转变之大,笔力几于回天。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诗)的突兀感和欣悦感。笔峰骤转,却不显得生硬,两相对照,只觉笔意轻灵,意境超逸。时犹腊月,词人眼中之河水已俨然是一片春色,则此时词人之心中,自是一片温暖。“小梅应长亚门枝。”下句更翻出想象。离家已久之词人,揣想此时之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此一意境,何其馨逸,又何其温柔。小梅之句,颇似有一番喻意,暗示儿女之生长。经年飘泊在外之人,每一还家,乍见儿女又长高如许,其心情之喜慰,可想而知。小梅应长亚门枝,正是这种人生体验之一呈现。“一年灯火要人归。”结笔化浓情为淡语。除夕守岁之灯火,一年一度而已矣。灯火催人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一笔写出家人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此是全幅词情发展之必然结穴,于淡语中见深情。
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的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热闹景象突出了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武陵春》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 【查看全文】
2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邯郸冬至夜思家》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查看全文】
3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织妇辞》,其古诗全文如下: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自著 【查看全文】
4 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江楼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 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 鼍吟浦口飞梅雨,竿 【查看全文】
5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其古诗全文如下: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 【查看全文】
6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滕王阁序》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