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离魂衣上泪。各自个、供憔悴。问江路梅花开也未?春到也、须频寄。人到也、须频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33

  “马上离魂衣上泪。各自个、供憔悴。问江路梅花开也未?春到也、须频寄。人到也、须频寄”出自宋朝诗人程垓的作品《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挂霜林寒欲坠。正门外、催人起。奈离别如今真个是。欲住也、留无计。欲去也、来无计。
  马上离魂衣上泪。各自个、供憔悴。问江路梅花开也未?春到也、须频寄。人到也、须频寄。
  【注释】
  ①酷相思:词牌名之一。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一叠韵。
  ②无计:没有办法。
  【赏析】
  这首词,是程垓词的代表作之一。在宋金元词苑中,该词牌仅此一篇,程垓的词虽传诵正文,又曾选入《花草粹编》,但因其是一种“僻调”,形式奥妙,写作难度大,不易效仿,所以后人继承这种词风的很少。
  上片写离情之苦,侧重抒写离别时欲留不得、欲去不舍的矛盾痛苦的心情。起调“月挂霜林寒欲坠”,是这首词仅有的一句景语,创造了一种将明未明、寒气袭人的环境气氛。这本来应是梦乡甜蜜的时刻。可是,这里却正是门外催人启程的时候。“奈离别如今真个是”乃“奈如今真个是离别”的倒装语,意思是对这种即将离别的现实真是无可奈何。这种倒装,既符合词律的要求,又显得新颖脱俗,突出强调了对离别的无可奈何。这种无何奈何、无计可施的心情,通过下边两句更得以深刻表现:“欲住也、留无计;欲去也、来无计”两句感情炽热,缠绵悱恻,均直笔抒写,略无掩饰。想不去却找不到留下来的借口;还未去先想着重来,又想不出重来的办法。铁定地要分别了,又很难再见,当此时怎不黯然神伤,两句写尽天下离人情怀。
  下片写别后相思之深。这层感情,词人用“离魂”、“憔悴”作过一般表达之后,接着用折梅频寄加以深化。“问江路”三句,化用南朝民歌“折梅寄江北”和陆凯寄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诗意,而表情达意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歇拍二句,以“春到”、“人到”复沓盘桓,又叠用“须频寄”,超神入化,写尽双方感情之深,两地相思之苦。
  这首词中,写景色的语言不多,较多地叙述离别的感情,语言朴实,不事夸张,却能于娓娓叙述之中,表达出缠绵悱恻的感情,自具一种感人的力量。这样的艺术效果,与词人所使用的词调的特殊形式、特殊笔法密切相关。其一,此词上下片同格,在总体上形成一种回环复沓的格调;上片的结拍与下片的歇拍皆用叠韵,且句法结构相同,于是在上下片中又各自形成了回环复沓的格调。这样,回环之中有回环,复沓之中又复沓,反复歌咏,自有一种回环往复音韵天成的韵致。
  其二,词中多逗。全词十句六逗,而且全是三字逗,音节短促,极造成哽哽咽咽如泣如诉的情调。其三,词中还多用“也”字以舒缓语气。全词十句之中,有五句用语气词“也”,再配上多逗的特点,从而形成曼声低语长吁短叹的语气。词中的虚字向称难用,既不可不用,又不可多用,同一首词中,虚字用至二、三处,已是不好,故为词家所忌。而这首词中,仅“也”字就多达五处,其他如“正”、“奈”、“个”等,也属词中虚字,但读起来却并不觉其多,反觉姿态生动,抑郁婉转,韵圆气足。其关键在于,凡虚处皆有感情实之,故虚中有实,不觉其虚。凡此种种形式,皆是由“酷相思”这种特定内容所决定的,内容和形式在程垓的这首词中做到了相当完美的统一。所以全词句句本色,而其感情力量却不是专事矫柔造作者所能望其项背的。


相关阅读
1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一杯且贾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一杯且贾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鹧鸪天嫩绿重重看得成》,其古诗全文如下: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 【查看全文】

2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出自唐朝诗人于濆的作品《辛苦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 【查看全文】

3 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放歌行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 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注释】 【查看全文】

4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胡无人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 男儿不惜死,破 【查看全文】

5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古诗作品《题稚川山水》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查看全文】

6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齐安郡中偶题》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