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注释】
1 江梅引:词牌名,全名《江城梅花引》,又名《摊破江城子》。双调八十七字,有平、卜、去声叶韵与伞押平韵两体。
2 丙辰: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3 梁溪:在今无锡市,相传因东汉梁鸿曾居此而得名。
4 诣(yì)淮(huái):到淮南去。合肥在淮河以南。诣,往。
5 幽梦:幽远的梦。
6 湿红:一说,红泪。《丽情集》载蜀妓灼灼以软绡聚红泪寄裴质。一说,泪水湿透红笺。
7 恨墨:表达运筹别恨的书信。
8 封题:封缄书信。
【翻译】
人世间的离别容易看重时节,见梅枝,相思情忽地涌上心头。几回小窗内幽深的梦里,花间漫步手牵手。今夜梦中找不到你,我徒自徘徊独游。梦中我还未感觉,寒气已将衾被浸透。
眼泪沾湿了红笺,怨恨饱和着墨迹。淡淡地封了信函,题了信头。宝筝空放久不弹,没有飞雁把书投。风流地游荡在大街小巷,想来只有古树斜阳空自留。旧目小舟共载的盟约,美好的心愿已付之东流。唱罢淮南小山“王孙不归”的诗句,恰好又是春草萋萋的时候。四处漂泊的游子,思念往事,泪满衣袖。
【赏析】
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丙辰之冬,姜夔住在无锡梁溪张鉴的庄园里,正值园中腊梅竞放,于是见梅而怀念远在安徽合肥的恋人,因作此词。小序指出:“予留梁溪,将诣淮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说明这是藉记梦而抒怀之作。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词的上阕开篇即点出主题,“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至“尚未知”几句,“几度”写情人入梦的频率之繁,词人曾经多次在梦中和情人相会于窗前;然而,“今夜梦中无觅处”,昔日梦境的美好和今日梦境的凄凉,两相对比,更是让他情难以堪,所以“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词人从这凄冷的梦中醒来,想到曾经的情人如今再不得见,不觉悲从中来。黯然销魂之际,就连寒气侵入了衾被都没有丝毫的感觉。以上作者通过两种梦境的对比,美好与伤感,安慰与心伤,鸣内心难以言状的哀愁。原本虚无的梦境,也被他借来诉述对情人铭心刻骨的思念。词人正是借此进一步诉述别后对情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词人写梦,多用提空描写,即不拘泥于对梦境本身的细腻描写,而是化实为虚跳出梦境,重在叙写对梦境的难以言传的独特感受。
相关阅读
1 春晚,风暖,锦城花满,狂杀游人。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惜良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晚,风暖,锦城花满,狂杀游人。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惜良晨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河传春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晚,风暖,锦城花满,狂杀游人。玉鞭金勒,寻胜驰 【查看全文】
2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出自宋朝诗人林景熙的作品《溪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 【查看全文】
3 路远仙城,自王郎去后,芳卿憔悴。锦段镜空,重铺步障新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路远仙城,自王郎去后,芳卿憔悴。锦段镜空,重铺步障新绮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惜秋华路远仙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路远仙城,自王郎去后,芳卿憔悴。锦段镜空,重铺步 【查看全文】
4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查看全文】
5 嫩草如烟,石榴花发海南天。日暮江亭春影绿,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嫩草如烟,石榴花发海南天。日暮江亭春影绿,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出自唐朝诗人欧阳炯的作品《南乡子嫩草如烟》,其古诗全文如下: 嫩草如烟,石榴花发海南天。日暮江亭春影 【查看全文】
6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悲陈陶》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