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34

  “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出自宋朝诗人陈克的作品《谒金门·愁脉脉》,其古诗全文如下: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
  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注释】
  ⑴谒金门:词牌名。
  ⑵脉脉:含情相看。
  ⑶倚楼平眺,山似不高,故云“几尺”。山虽几尺,却能遮人望眼,隔断音书,何况烟树重重呢?
  ⑷两字一逗,一句三折。
  ⑸一向:一霎时。“向”通作“晌”。(“一向”亦有如字读者,义异。)“弄晴”,欲晴而又不定。
  ⑹以东风无力,故残红委地不能重飞。其实即使好风扬起落花,亦岂能重上枝头。结句清淡。
  【翻译】
  脉脉含愁里,望尽江南江北。只见无边的渺茫迷离,是弥漫的轻烟,遮绕重重岭树,阻断了伊人音书传递?可小楼外,山峦连绵才高几许!幽独的小草,轻淡的片云,尽笼在橘黄的斜日里,偏又是一霎晴,一霎阴,冷暖不定的天气。落花点点沉坠,隔着珠帘,飘飞不起。衰晚春风啊,这般地柔弱无力。
  【赏析】
  这首词是登高怀人之作。词中句句有韵,而且韵脚金用入声字,读来有一句一哽咽之感。
  起头“愁脉脉”三个字直抒胸臆,写自己心中积郁着脉脉的愁绪。其下全为景物描写,但因有“愁脉脉”三字贯头,故此下所有的景语亦为情语。“目断江南江北”紧接“愁脉脉”而起,写自己登高望远,但无法望尽江南江北,胸中的愁绪反而越来越浓了。
  “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写“目断”的原因。这里,词人不写山峥高大,偏用“山几尺”的夸张手法来写山之小,强调的是重重“烟树”隔断了“芳信”。从而人立“小楼”之上的凄迷无助情绪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下片首句“细草孤云斜日”,一句三折,两字一意,用最经济的语言描绘出一片凄楚迷离的景象。“细草”绵绵无际更添辽远凄迷之感。写“云”曰“孤”,见出离人的影子,“孤云”实际是离人心酸处境的象征意象。“斜日”状写太阳即将落山,这一时刻往往是鸟兽归巢而离人伤怀的时候。“一向弄晴天色”,上一句凄迷的背景上,即使天气片刻转晴,也不能使人脱离忧郁。“落花”本是伤情物,更何况是阴雨浮浮,东风无力,落花连飞舞一下也是不可能的,其中传达的悲伤之情当较平时更甚了。
  这首词格韵清高,轻淡绵密,含蓄幽邃。同时由于受作者身世的影响,这首词登高怀人之外似另有寄托,如“目断江南江北”似寓托山河破碎而“东风无气力”又似乎寓有无力恢复失地之意。总之,这首词凄迷的闺情背后寄托着深深的家国之恨。


相关阅读
1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夜泊牛渚怀古》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 【查看全文】

2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贺新郎别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 【查看全文】

3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词作品《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 【查看全文】

4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其古诗全文如下: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 【查看全文】

5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出自宋朝诗人张臬的作品《墨梅》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赏析】 在山边 【查看全文】

6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自清朝诗人郑板桥的古诗作品《竹石》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