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出自宋朝诗人李纲的作品《喜迁莺·边城寒早》,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注释】
天讨:指皇帝秉承天意亲自出兵讨伐。
銮辂:皇帝的车驾。
霓旌龙旆:画有云霓和龙形的的旗帜,皇帝的依仗之一。
黄伞:皇帝出外用。
六军:泛指宋朝的军队。
敌酋:敌人的首领。这里指宋军射死的辽军大将。
摄:恐惧的意思。
誓书:盟约,指宋辽双方的和议。
【翻译】
北方的边塞,寒冬来得早。横行的辽兵,入境侵扰。披着铁甲的战马在寒风中嘶吼,纷飞的大雪中到处是辽军的铁蹄毡袍,使我北国一片纷纷扰扰。朝廷无计退敌,欲逃往南方。多亏寇相国力捧众议,使皇上御驾亲征把辽兵征讨。
好一派雄伟气象!皇上的车驾迤逦上路,霓旌龙旗像云一样把我皇围绕在中央,大军直指澧渊城。旭日把禁军的金戈衬得寒光闪闪,彩云把皇帝的黄伞映得富丽堂皇,清冷的拂晓,大军渡过黄河。看到君王驾到,军民喜上眉梢,一箭射死敌将,大军喜气洋洋。敌人心怀恐惧,来书请求讲和,双方订立盟约,从此保我边疆。
【赏析】
下阕写真宗渡河亲征御敌,百姓欢呼,军威大振,敌军失利撤军,迫使辽军退兵讲和,宋、辽得以维持和平对峙状态。
“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皇帝亲征,大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大大振奋了民心,宋辽两军在澶州对峙,当辽国统军挞览出来督战时,被宋军用弩箭射死,挫败辽军。于是,“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宋辽议和,互立誓书,订立“澶渊之盟。”
李纲所受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却甚于寇准。现实使李纲明白:现在要想如澶渊之盟那样用银绢换取和平已经不可能了。
但由于作者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热爱,对侵略成性的骄虏无比痛恨,作者在主观感情上不愿意接受这个严酷的现实。所以,作者对寇准功绩的赞扬,也是希望能有像寇准这样的忠臣力挽狂澜,也寄托着作者的自勉和身世之感。作者对真宗的歌颂,也是对高宗的激励,因为曾御驾亲征的真宗,比起一味逃跑的高宗毕竟大不相同,结果也不一样。
对真宗亲征澶渊,作者在词中极力夸张、铺叙,热情地、形象地描绘了天子御驾亲征的仪仗之盛,威仪之大,恰与钦宗的畏缩逃跑构成鲜明对比,一扬一抑,从侧面对钦宗作了委婉的批评。
相关阅读
1 周本纪翻译赏析_周本纪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周本纪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周的始祖后稷,名叫弃。 他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儿,名叫姜原。 姜原是帝喾的元妃。 姜原到野外去,看见巨人的足迹,心里很 【查看全文】
2 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 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 【查看全文】
3 碎霞澄水,吴宫初试菱鉴。旧情顿减。孤负深杯滟。衣露天香染。通夜饮。问漏移几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碎霞澄水,吴宫初试菱鉴。旧情顿减。孤负深杯滟。衣露天香染。通夜饮。问漏移几点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垂丝钓近云麓先生以画舫载洛花宴客》,其古诗全文如下: 听风听雨 【查看全文】
4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念昔游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注释】 【查看全文】
5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出自唐朝诗人王禹偁的作品《村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 【查看全文】
6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绝句四首药条药甲润青青》,其古诗全文如下: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查看全文】